七旬老人为满足需求,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含着奶头搓揉深深挺进P漫画,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

行業動態

中國2014年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報告

添加時間  :  2018-03-14 16:15:57
瀏覽量  :  3035
分享  :  

中國2014年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報告

騰訊家電訊(李珅)在電影《鋼鐵俠》中,小羅伯特·唐尼的家充滿了科技的味道,他可以雙手在空中操作電腦,電腦呈現出來的全息影像能夠直接顯示在眼前,他的管家也是一部機器,他可以直接通過語音下達各種指令,甚至還能和這個機器管家聊天。每當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類似的畫面,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如果我的家是這樣該多好,大家所期望的這種生活其實就是所謂的智能家居。

一、智能家居啟蒙靠比爾·蓋茨,市場引爆靠谷歌

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智慧家庭、智能住宅說的其實都是同一個事情,近年來,智能家居的說法才算統一下來,提及智能家居,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說的就是家居生活智能化的事情。

如果要給智能家居下一個定義,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智能家居是家居平臺物聯網化的結果,在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趨勢下,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居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在一起,并能夠統一協調管理,最終為提供更為舒適、安全、便捷、環保的生活環境所服務。

1、智能家居從智能建筑談起

說起智能家居的起源,要從上世紀80年代年美國聯合技術公司承建的“城市廣場”說起,城市廣場(City Place)是1984年美國聯合技術公司對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一座舊金融大廈進行改造的結果,這是世界公認的第一座智能大廈。這座大廈共有40層,裝備了先進的設備管理系統、通信系統、自動控制系統以及自動辦公系統,成為了智能建筑領域標志性的產品。

隨后,1985年,日本在東京青山建造了本田青山大樓,1988年,英國非營利組織“完整”組織在自己的建筑研究開發中心建造了一座“完整”別墅,全球智能建筑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相關數據顯示,在1989年,歐洲各國智能建筑的比例普遍在5-10%之間,而智能建筑在英國、美國、日本等發展得更快。

很多的產品都是先出現在商用領域,然后才轉向消費領域,智能家居也是如此,實際上智能建筑正是智能家居的商用版,在商用領域得到長足發展之后才開始轉向消費領域,讓個人用戶也能體驗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2、比爾·蓋茨智能豪宅成智能家居經典案例

智能建筑的出現雖然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自動化技術在樓宇中的應用,但真正對大眾起到智能家居概念啟蒙的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智能豪宅。比爾·蓋茨位于華盛頓州梅迪納的智能豪宅于1997年建成,這一建筑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耗時七年,花費高達97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億元。建筑內有多個高性能的Windows NT服務器作為系統管理后臺,所有家電、門窗、燈具、池塘、水族箱均由電腦控制,燈光和其他家電的設定都是自動調整,宅中的一棵百年老樹配有傳感器,可以根據需水情況實現自動澆灌,每個訪客都需要配備作為身份標識的電子探針,方便系統知道其所在位置,這一整套設計即便放到現在也十分出眾,更何況是在1997年。

當然,比爾·蓋茨的智能住宅也相當奢華,其具有7個睡房、24個浴室、6個廚房,而且并不僅僅是住宅,還包括辦公室、體育館、圖書館和會議中心,占地超過6000平方米,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其客廳,客廳的背景墻是一個巨大的水族箱,其中養著鯨鯊等稀有物種。高度智能化加極度奢華兩個標簽組合在一起之后,比爾·蓋茨的豪宅就已經成了智能家居的最典型案例。

3、谷歌收購Nest引爆智能家居

1984年第一座智能建筑出現,至今已有30年的光景,即便從1997年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落成開始計算,至今也有近20年的光年,但智能家居并沒有獲得長足進步,不僅在國內, 放之全世界范圍也是如此。一沒有統一標準,二沒有知名公司,三沒有實用產品,導致智能家居越來越成為一個空殼概念。

近幾年來,國內用戶如果想體驗智能家居,在市面上幾乎找不到像樣的產品,在網上搜索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也多是一些并不知名的公司,這些公司提供的方案無外乎安防、遠程控制、窗簾和燈光控制、樓宇對講等等,但并不涉及具體品牌,用戶對所采用的產品品質一無所知,本應充滿科技感的智能家居被按照傳統行業的做法來處理,已經很難看到科技的味道。

從強化品牌的單一產品到淡化品牌的整體解決方案,智能家居應該按照這樣一個思路發展,但從一開始就有公司推出整體打包的方案,無疑是在濫用智能家居的概念,同時也有渾水摸魚的嫌疑,這樣的方案并沒能真正實現家居的智能化,反倒是傷害了用戶的體驗,讓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概念產生了不信任感。早幾年你對別人說我是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對于聽的人來說,和聽到有人介紹說“我是某某中介”并無兩樣,這對于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智能家居發展了30年仍處于混沌狀態,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引爆點、是大公司的進入和實力公司的強推,這個引爆點就出現在2014年初。

2014年初,谷歌以32億美元的報價收購了由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創辦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而托尼·法德爾是前蘋果公司iPod部門主管,被譽為是iPod之父,因此Nest從創辦之初就備受關注,隨著谷歌宣布收購,Nest火了,智能家居也徹底被引爆了。

二、智能家居只是虛火,消費者對現狀不滿意

2014年被譽為是智能家居的元年,發展至今已有差不多一年光景,期間有無數大企業和小公司進入這一領域并推出相關產品,經過一年的洗禮,大眾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這一概念又是怎么看的呢?

日前,騰訊家電做了一項關于智能家居的調查,調查涉及20個問題,涵蓋了對智能家居認知的各個方面,答完全部問題才算一個有效樣本,這一調查在騰訊網多個用戶群反差較大的頻道進行推廣,最終獲得了50338個有效樣本,從中可以一窺國內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一些看法。

1、智能家居吸引力巨大

在參與調查的用戶中,高達95.19%的網友表示對智能家居感興趣,可見智能家居吸引力之大。智能家居是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必然,對其可以從四方面考量:

1)對于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來說,試圖通過互聯網來顛覆每一個傳統企業,家居行業也不例外;

2)而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已經很久沒有可以讓人興奮的關注點了,智能家居恰恰是這樣一個契機;

3)對于創業者來說,在此之前從沒想過Nest賣給谷歌可以值32億美元,或試圖改變點什么或希望一夜暴富,無論抱著哪種心態,都促使創業者們進入這一行業;

4)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錢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好的項目,智能家居市場容量如此之大,乃至于其中的每一類產品幾乎都讓人有無限的想象空間,于是資本也蜂擁而至。

在沉寂了幾十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也終于火了起來,隨處可見相關的宣傳,這也是在調查中網友對智能家居認知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2、消費者對現狀不滿

但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讓網友自己描述一下什么樣的生活叫智能家居時,很多人實際上沒辦法說清楚,這一點我們在做街頭采訪的時候感受尤為明顯,圈內圈外對智能家居的認知完全不同,智能家居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呈現出“虛火”的癥狀。

出現這樣的結果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在于智能家居在國內的發展較晚,進程緩慢,消費者缺乏引導,市場也缺乏培育。在2014年以前,智能家居這一概念只在非常小的一個圈子里流行,談及智能家居的基本都是圈內的專業人士,到了2014年之后,智能家居的概念才逐漸在大眾中開始流行,但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都更多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推動也是自家的產品,但智能家居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國家標準沒有跟上,也沒有一個部門或組織來對市場進行培養和教育,導致消費者對智能家居雖然感興趣,但卻是缺乏進一步認知的,難以將其具象化。

另外一個原因是智能家居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沒有廠商敢說能做智能家居的全部,消費者就更加盲人摸象。在智能家居的這個行業里,有做方案的、有做平臺的、有做入口的、有中間件的、有做軟件的、有做配件的、有做芯片的、有做終端產品的,還有做渠道的,沒有任何一個廠商敢說自己能做智能家居的全部,因此每一個節點的廠商所描述的也不是智能家居的全貌,既然如此,即便這些廠商各自都能覆蓋很多的用戶,但對于用戶而言,無法對智能家居有一個整體的理解,想說清楚什么是智能家居就更不可能了。

智能家居不僅是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必然,也是人們對生活品質需求不斷提升的必然,可以講,智能家居本身就是一個因矛盾而發展的結果,這個矛盾就是先進的互聯網及自動化技術和落后的家居產業之間的矛盾,也是人們對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和家居產品體驗停滯不前之間的矛盾。

正是由于有這樣的矛盾存在,消費者也會主動從各個領域看到或聽到關于智能家居的一些信息,在關于對智能家居預期的調查中,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和預期完全不沾邊,50.91%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靠譜但仍低于預期,總計對智能家居現狀表示不滿的用戶達到了87.53%,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本來就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加之一些廠商在新品上濫用智能之名,對用戶造成了一定誤導,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三、智能家居發展的幾個階段

什么樣的生活算智能家居呢?拋開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和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在調查中我們具體地列舉了一些。

23.86%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可以用手機或電腦控制家電,如用手機控制空調溫度,17.64%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家電可以和用戶進行交互,如加濕器告訴用戶房間太干自己啟動了,19.02%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家電可以感應用戶并自行設置,如電燈知道用戶離開房間自動關閉,14.53%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不同家電之間可以共享用戶數據,如床告訴空調用戶太熱已經出汗了,24.95%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家電可以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并自我優化,如鬧鐘知道用戶每天幾點起床自動叫早。

實際上,這些場景都屬于智能家居,只不過是各自屬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智能家居的發展階段可以從產品形態和控制方式兩個大的維度來看,從不同維度看,智能家居都會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將這幾個維度割離開各自剖析一下,當然,智能家居在實際發展中這幾個維度是混合在一起的。

1、從產品形態看智能家居的三個階段

從產品形態來看,智能家居的發展可以分為單品智能化、不同產品之間聯動、系統化實現智能三個階段。智能家居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功能,想要一上來就讓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成為現實并普及開來,這是不現實的,比較現實的做法就是挑典型產品先實現智能化,逐一智能的產品之間不斷進行聯動,并帶動不夠智能的產品進化,最后才是系統化的鋪設,將每個產品無縫接入進來,最終實現真正的智能家居。

1)第一階段:單品智能化

至于選哪些產品先實現單品智能呢?創業公司和家電企業會呈現從兩端向中間走態勢,創業公司優先選擇小型家電產品,如插座、音響、電燈、攝像頭等,而家電企業則優先選擇大型家電產品,如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在這個過程中顯然家電企業會占一些優勢,因為家居生活大家電產品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智能家居無法繞過去的,但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想做大家電幾乎不現實,只能采用合作的方式來推進,阻礙較大,而家電企業做小型家電產品就會靈活得多,既可以自己拉團隊做,也可以和第三方合作。

這個過程中當然也會有特例,比如海爾,海爾將智慧家庭的概念作為其2014年的主線,在將大家電智能化的同時,也在小家電上頗有舉動,一邊通過內部創業的方式推出了ISee mini智能投影、智能路由器、空氣盒子、醛知道等產品,一邊還依托U+平臺推出了大量第三方的產品,如GE智慧照明、藍信康血壓計、土曼智能手表、Risco安防套裝、Power-tech智能插座、Picooc體脂儀等,合作企業有40多家,給人相當有規模的感覺。

另外一個特例是BroadLink,這本是一家創業公司, 卻按照巨頭的思路做了智能家居平臺化的事情,BroadLink在零敲碎打賣智能插座的同時,將WiFi模塊當成一個高優先級的業務來做,做了一個名為BroadLink DNA的解決方案。在該方案中,有80多家家電企業采用了BroadLinkWiFi模塊,其中不乏萬和、老板、志高、格蘭仕、奧克斯海信、萬家樂、蘇泊爾、奔騰、聯想長虹、歐普等知名企業,BroadLink于是曲線進入了大家電市場。

那么如何選擇優先智能化的單品品類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則,經常用得到,用戶關注度高,另外一個原則是可以成為智能家居入口。在調查中,我們也列舉了很多類家電產品,只有三類產品的占比超過10%,分別是電視、電燈和空調,而不足10%但超過5%的則有冰箱、洗衣機、凈化器和攝像頭,這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至于入口產品,指的是可以通過這個產品觸及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的產品,我們會在后面進行更詳細的解讀。

2)第二階段:不同產品聯動

不同產品的聯動是單品智能化之后進一步進化的結果,首先不同品類產品早數據上進行互通,在今年6月的時候MisfitPebble就達成了深度合作, Msifit將自家的算法嵌入到了Pebble的硬件設備中,在Pebble智能手表中,通過Misfit Pebble App就可以查看Misfit的數據,還能在成就榜中和朋友PK。同樣在6月,JawboneNest也達成合作,Jawbone UP24手環將能夠與Nest恒溫器進行數據互通,Nest則可以根據你的睡眠狀態來自動調整室溫。

在國內,麥開和bong兩家國內做智能硬件的公司也在數據互通上達成了合作,bong II智能手環、Lemon體重秤、Cuptime智能水杯等智能硬件產品將實現互聯互通,第一步是在Bongapp中可以查看到Lemon體重秤或Cuptime智能水杯的數據,在麥開的app中也可以查看到Bong手環的數據。

幻騰智能則是搭建了一個比較小規模的生態系統,自家的不同產品之間可以實現聯動,比如用于安防的Sushi門窗開關傳感器可以和Nova智能燈泡之間互動,開門開燈關門光燈等都可以自定義,此外,UFO紅外傳感器也可以和Nova智能燈泡之間聯動,盡管沒辦法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但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事情。

后續不同品牌、不同品類產品之間會在數據上做更多的融合和交互,但這樣的跨產品的數據互通和互動大多可能還是沒辦法自發地進行,只能人為去干涉,比如通過手環讀取智能秤的數據,通過溫控器讀取手環的數據等。

3)第三階段:系統化實現智能

至于系統化實現智能現在看來可能就是比較科幻,這是跨產品數據互通和互動之后再進一步的結果,不同產品之間不僅可以進行數據互通,并且將這其轉化為主動的行為,不需要用戶再去認為干涉,比如智能床發現你太熱出汗了,然后把這件事告訴了空調,空調就啟動了,或者是抽油煙機發現油煙量太大,自己搞不定了,趕緊通知凈化器,凈化器就做好準備開始吸附PM2.5并除味。

系統化實現智能是建立在具備完善智能化單品以及智能產品可以實現跨品牌、跨品類互動前提下的,這需要智能家居中的所有產品運營在統一的平臺之上,遵循著統一的標準,即便某一小部分產品使用獨立的平臺及標準,這些平臺所依賴的子平臺也應該可以無縫連接到整個智能家居的大平臺上來。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已經切入智能家居領域的廠商,其實不需要太顧及自己的所遵循的標準會不會成為主流,自己是不是太封閉了,需不需要多拉一些大家電廠商實現無邊界合作等等,只需要考慮自己這一套智能產品的網關設備是不是可以嫁接到未來的大平臺上即可。

2、從控制方式看智能家居的四個階段

從控制方式來看,智能家居的發展可以分為手機控制、多種控制方式結合、感應式控制、系統自學習四個階段。手機控制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控制方式,很多廠商在做智能產品的時候也是加一個WiFi模塊,支持手機控制就稱其為智能,實際上這是非常低級的智能,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智能。

1)第一階段:手機控制

對于很多產品來說,有手機控制未必比沒手機控制智能,智能家居公司Viva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Henrik Holen曾專門撰文談及了智能家居產品的設計,他表示,令人滿意的智能家居產品應遵守四個原則:不求用戶互動,讓用戶當家作主,改善產品以及替用戶分憂。其中不求用戶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點,Henrik Holen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他表示,“積極的互動只是我們使用智能家居產品過程中的極小部分。在大多數時候,它們會在幕后工作,幫助我們開始舒適的生活,而不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很多廠商將手機控制作為智能的必要條件,其實就是在強求用戶控制,不僅沒有給用戶帶來智能的感覺,反倒成了拖累。

簡單舉例來說,比如窗簾、電燈等增加手機控制功能之后,可以躺在床上就控制窗簾或電燈的開關,但一旦手機找不到了,窗簾和電燈也無法開合,這樣手機控制就成了累贅。但如果再如洗衣機看重的是洗滌速度和潔凈程度,空氣凈化器看重的清潔速度和噪音大小,熱水器看重的是加熱效率和安全性,如果這些更核心的功能沒有提升,只是增加聯網功能支持手機控制開關,并無實際意義。

2)第二階段:多種控制方式結合

智能家居產品的控制方式應該有很多,現在除了手機控制,已經出現了觸控、語音、手勢等多種控制方式,洗衣機、凈化器等現在都出現了支持觸摸控制的產品,語音控制則更多體現在電視、智能音箱等產品上,而手勢控制在水杯、空調、音響上都有應用,至于獨立的遙控器指的并不是家電自帶的遙控器,而是獨立的硬件按鍵,這樣的獨立遙控器優勢在于通用性強,可以控制各種家電,且不需要手機一樣開機解鎖打開App一系列動作。

比如國外bttn和國內魔豆按鍵就都是這樣的產品,可以和其他設備連接,一鍵實現電燈、WiFi、電視的開關、也可以一鍵實現點餐、叫車服務等。現在手機之外的控制方式雖然很多,但各自只出現個個別家電產品上,還沒有廣泛交叉使用,在單純的手機控制之后,這些操控方式一定會融合在一起,一個產品也不限于一種操控方式,可能既能手機控制,也能語音、手勢等控制。

在調查中,愿意用手機或電腦控制家電的比例最高,達到28.87%,但語音控制只以微弱的劣勢排在第二,實際比例也占到了28.44%,其他集中控制方式分布相對則比較均勻,可見網友對于更豐富的控制方式是非常期待的。

3)第三階段:感應式控制

手機控制也好,多種控制方式相結合也罷,都是人主動控制機器,理想化的智能家居應該更進一步,不需要用戶去說我要打開空調或我要打開電視,智能家居系統應該能夠感應用戶的狀態,進而對設備進行調整,做到無感化,智能家居才算初探門路。

真正的智能應該是看不見、感覺不到但又無處不在的,比如人來燈亮人走燈滅就比手機控制電燈的開關要智能得多,你在房間里的時候空調設置26攝氏度而你老媽在房間的時候空調自動調為28攝氏度就比手機調節溫度要智能得多,把衣服放到洗衣機中按下開始按鍵就可以自動識別衣服的材質并選擇最合適洗滌模式就比手機遠程洗滌要智能得多。

當然要對使用者進行身份識別,需要先有身份ID,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目前階段通過攝像頭采樣進行人臉識別可能不太現實,但通過傳感器的自動感知來辨識操作者是可行的,至于這個身份ID是手機、手表、手環還是植入體內的一個芯片抑或是其他,就還有待證明了。

4)第四階段:系統自學習

變被動為主動是智能家居必然的進化之路,目前實際上已經有廠商在嘗試性地來實現,比如帶著手環靠近電視,電視會識別到人離得太近,自動降低屏幕亮度或暫時將屏幕背光關閉以此達到保護人眼的目的。變被動為主動需要大量傳感器的介入,溫度傳感器、亮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心率傳感器等等,未來的智能家居可以說就是傳感器組成的。在智能家居實現了主動自動化之后,才會真的給人帶來只能的感覺。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再進階的智能家居應該是可以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并自我進化。比如你夜里起床基本都是去上廁所,廁所的燈就應該記錄這一習慣,并且每次你晚上起來就自動打開,再如你每次洗澡水溫是40攝氏度,而你父母每次洗澡的水溫是43攝氏度,系統就應該記住每個人的習慣并且在識別用戶之后自動對預設水溫進行調整。

3、現階段廠商多以展示為主,消費者更愿體驗單品

正是由于智能家居有這樣不同的發展階段,導致企業和用戶兩端都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從企業角度來看現階段推智能家居主要在概念層面,主要方式是建一些體驗店,意在樹立品牌形象,下一個階段才是將產品全面智能化,并真正投入使用。

對于用戶而言,目前的智能家居是不夠成熟的,即便全面采用也不會有太理想的體驗,因此在調查中,48.18%的網友表示目前愿意通過購買單品的方式來體驗智能家居,39.15%的網友表示原因對家中某些局部進行小規模裝修來體驗智能家居,愿意對家居整體進行徹底重新裝修的網友只占12.68%。但如果考慮到未來組件智能家居,就有66.54%的網友表示愿意從一開始裝修就考慮家居的智能化問題了。

基于用戶目前的認知,企業端短期的最佳做法也是在建立體驗店宣傳品牌配需市場的同時,多推一些小而美的單品,既有利于用戶體驗,也有利于企業自身快速進入智能家居的節奏,而從長遠來看,輕量化的智能家居很難形成大的氣候,調查中在未來仍堅持通過購買單品體驗智能智能家居的網友只占33.46%,實際的數值可能比這個還要低,企業一定要將裝修、布線等復雜、重度的智能家居產品納入考量范圍。

四、智能家居的問題

1、缺乏高品質的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國內乃至全球的智能家居產品現狀基本差不多,并沒有高品質的成體系的解決方案,在國內我們能看到不少所謂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主要功能也集中在我們介紹過的溫控、燈光、插座、窗簾等產品上,一般三室一廳的解決方案就要數萬元,這還不包括裝修的價格,可以說是又貴體驗又差。智能家居是人們不斷追求一個美好夢想,但是現在和過去以及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一樣,智能家居仍然飽受碎片化的困擾,缺乏高品質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也難以形成體系。

2014CES上,智能家居產品異軍突起,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又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不僅有可以用手機追蹤數據并分析刷牙習慣的牙刷、有可以隨時調整床組角度和枕頭高低來讓用戶睡得更舒服的智能床,還有三星LG等廠商推出的整體化解決方案。

三星的智能家居系統名為Smart Home,初期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設備控制、家庭視窗及智能售后客服,設備控制功能將允許用戶隨時監視和控制家中的各種智能設備,可以觸控操作,也可以語音控制。LG的智能家居系統名為Home Chat Home Chat采用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使得家中的智能家電可以通過網絡或移動通訊工具與主人進行交流,而LG生產的全部家電將陸續全部可以接收數字狀態更新,擁有更智能的大腦,并且可以通過簡單的短信命令進行遠程控制。

如果說知名度足夠又能夠現在拿來就用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可能就只有聯想推出了,今年夏天聯想悄然推出了兩個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智能之家套餐和關愛之家套餐,售價分別為35352元和13887元。聯想本次推出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包括有智能安防子系統、智能監控子系統、燈光控制子系統、窗簾控制子系統、電器控制子系統、影音娛樂子系統和多屏互動子系統,可以實現本地、遠程布/撤防操作,并可查詢報警記錄、實時視頻監控、 遠程燈光控制、窗簾控制,以及對家中各種家用電器遠程控制等功能。不客氣地講,聯想推出的智能套餐除了品牌更響亮一些,和網上一些不知名小廠的套餐并無本質區別,實現的也是比較有限的智能。

2、發展遲緩受五方面限制

2014CES第一次讓我們覺得智能家居離我們這么近,但實際上是在全球范圍內智能家居出現30年之后才略有起色,在國內情況也大抵如此,那么一直以來智能家居究竟出了什么問題才會發展受限呢?海信是國內智能家居的先驅者之一,我們不妨以海信為例,我們可以看一下國內智能家居發展遇到了哪些問題。

在今年夏天一次規模不大的交流會上,海信集團副總裁王志浩談及了關于智能家居的一些思考,他認為,智能家居是家電的必經之路。王志浩表示,雖然海信目前還沒有推出智能家居產品,但是海信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卻是從很早就開始了。2003年海信參與推出了閃聯標準,2011年海信牽頭成立了中智盟(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的簡稱),都是對智能家居的探索。

王志浩對海信此前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進行了總結,認為海信在商業模式和產品技術方面均存在一些錯誤。在商業模式方面,王志浩認為海信此前的智能家居主要有三大錯誤,一是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造成產業無法持續發展;二是消費需求確實,無法讓消費者真正受益,因此難以大幅提升產品銷售;三是沒有形成產業生態系統,應用開發合作伙伴缺失。

在產品技術方面,王志浩認為海信此前存在四大錯誤,一是技術標準不統一,難以形成無邊界的系統方案;二是存在信息孤島,應用受限;三是忽視了白電的技術進步;四是產品過于以人為中心,學習成本高,局限性強。

王志浩對海信智能家居探索的總結其實是非常典型的,從中不難看出,智能家居發展的阻礙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是缺乏統一標準,第二是操作復雜,第三是成本較高,第四是智能功能不實用,第五是缺乏生態系統支撐。企業在智能家居的發展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么用戶在顧慮什么呢?調查顯示,45.35%的網友在顧慮價格問題,擔心智能家居太貴,24.49%的網友在顧慮實用性問題,擔心智能家居不夠智能,17.03%的網友在顧慮隱私問題,擔心智能家居會泄露隱私,剩下的兩個顧慮則占比相對較小,顧慮智能家居組建太費事占比5.26%,顧慮使用智能家居會被機器控制占比7.86%

1)標準需統一,品牌無所謂

對于智能家居標準的問題,在我們的調查中,65.36%的網友表示希望智能家居中可以使用統一的標準,但在被問到是否希望智能家居中全部家電都使用同一品牌時,53.63%的網友選擇了是,選擇的否的網友也達到了46.37%,這是一個比較均衡的選擇,可見網友對智能家居品牌的統一性并不在意,相同或不同都能接受,但希望標準統一,這樣智能家居的組建會更方便,也不會出現更多怪異的問題。

2)智能家居應無需學習

有一個令我們比較意外的調查結果出現,在被問及你是否愿意花時間學習如何使用智能家居時,68.09%的網友選擇了愿意,為了智能化值得,另外31.91%的網友則選擇不愿意,表示智能家居應該無需學習,也許有人會說,智能家居這種高科技玩意是給年輕人準備的,在我看來,科技是為了給人帶來方便,而不只是給年輕人帶來方便,能讓任何人都輕松上手的智能家居才是合格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應該越來越簡單,降低初次接觸學習成本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之所以調查中出現這樣的結果,一個重要原因的超過95%的被調查用戶對智能家居感興趣,并且大部分用戶把智能家居當然一個高大上的事情,而且相關企業在市場培育工作上有很多不足,智能家居在長達幾十年內沒有進展,導致用戶的認知出現思維定式,認為智能家居就是這個樣子。

3)價格會逐漸下降

不難看出,價格和實用性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個問題,目前在智能家居領域,既有家電企業,也有大型互聯網企業,還有海量創業型企業,有的企業抱著渾水摸魚的心態做事,有的企業則抱著可持續發展的心態做事,還在一些抱著互聯網思維做事的企業總會以鯰魚的身份出現,用較低的價格來攪亂市場,長期看這樣的企業是值得肯定的,只有價格降下來,用戶才更愿意邁出下一步。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網友對智能家居價格的接受度相當高,在不同的價格區間都有大量的支持者,10萬元以上的支持率也有10.90%,可見從長遠看,打造更徹底的智能家居是用戶所期待也能接受的。不過,3萬元以下的總支持率超過60%,可見想當時期內,輕量化的智能家居仍然會占據主流,處于3-10萬之間比例加起來只有不到14%,可見一些不上不下的方案可能不會受到太多的追捧。

4)實用性需著重考慮

至于實用性的問題,是很多企業需要著重考慮的,以洗衣機為例,三星WW9000、卡薩帝凈水云裳智能洗衣機都是很高檔的智能洗衣機,三星WW9000配備5寸觸控屏,支持和手機互聯,但實際上,WW9000和手機連接之后,功能幾乎就是這塊顯示屏的復制,遠程可以實現洗衣功能,包括20余種洗滌模式的選擇,并沒有創造新的使用模式。卡薩帝凈水云裳智能洗衣機在和手機連接之后所能做的操作,也無外乎選擇洗滌模式、選擇合適的程序等,洗滌完成之后,還可以繼續智能烘干、抖散或者關機等,同樣沒有新的使用模式。卡薩帝的一位工程師曾私下表示,大家都在做家電智能化,洗衣機不加這么一個功能總讓人覺得不是智能的,雖然自己也覺得沒必要,最后迫于壓力只好加了上去。

再以空氣凈化器為例,聯想new air空氣凈化器是和德國Luftmed公司合作的產品,這是比較早推出的產品。聯想認為,new air的智能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支持手機遠程開關,二是支持根據環境狀況自動調整運轉模式,三是配備顯示屏及空氣質量指示燈,可以實時查看空氣質量及機器狀態,四是具備自動睡眠模式,光感傳感器感應到熄燈后會自動以超靜音狀態運行,五是可以動態顯示活性碳濾網及HEPA濾網壽命。聯想new air空氣凈化器在今年7月就已經發布,雖然其智能化體驗也并不理想,但小半年過去了,其他產品也沒能做到后發制人,甚至還有不少不及之處。

無論是洗衣機好、空氣凈化器也罷,都是家電智能化中的一些案例,不少廠商把聯網就等同于智能,實際上不然,聯網只是智能家居中的基礎一步,真正的智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小天鵝i智能洗衣機具有洗滌劑精準投放、智能變頻、智能洗滌劑烘干等功能,這款產品可以根據洗滌的衣物量自動控制洗滌劑,誤差不超過1ml,既可以避免浪費,也能減少衣物上洗滌劑殘留,此外這款產品支持轉速自動調節,根據衣物面料的不同,可以自動調節轉速,就滿足不同面料衣物的洗衣需求,又能夠起到靜音節能的作用。海爾一款并未標稱智能的XQG70洗衣機在智能保護方面表現頗為不錯,比如斷電記憶運行的程序,來電后自動操作;斷水會停止洗滌,防止無水空轉;自動識別衣物面料,禁止選擇不適合衣物的溫度;不正常進水或排水,可以強制排水或關閉進水閥,防止溢水,此外,這款產品還具備加熱洗功能,可以根據衣物的污漬自動設置水溫,從而使洗滌劑發揮100%的效能。在我看來,這款產品雖未標稱智能,但在本質的洗衣功能上已經實現了些許的智能。

再如空氣凈化器,不少企業依靠手機控制的目的就是遠程開關,而空氣凈化器如果想要將空氣質量維持在比較理想的狀態,需要保持空氣凈化器持續運轉。這就說明,以是否支持手機控制來判斷空氣凈化器是否智能,本身就不對。空氣凈化期要能根據空氣質量和用戶的睡眠狀態等自動調整,要能顯示出不同運轉狀態下的CADR值,要能真正顯示出濾網的壽命,這才是所謂的智能。

單品智能化是整個智能家居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單品智能化都難以實現,離真正的智能家居就會越走越遠。

5)安全是個大問題

至于隱私安全問題,以智能攝像頭為例,智能攝像頭主要用于智能家居安防監控,具有24小時常開的優勢,有望成為智能家居入口,通過攝像頭來觸及其他智能家居產品,但作為入口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安全問題。對Cocoon攝像頭而言SSL和防火墻只是其數據安全最基本的一層,視頻和其他數據通過256AES加密,解碼密鑰只存在于注冊的控制設備里,Cocoon的云端也無法看到用戶的密鑰,保證了數據不會泄露,其他設備如果想控制Cocoon,它也會通知主控設備。其他的智能家居產品也應該將安全當成重要一環來看待。

一家名為proofpoint的企業安全公司相關數據還指出,2014年上半年全球有超過10萬臺物聯網設備進行了發送垃圾電子郵件行為,這些物聯網設備包括媒體播放器、智能電視,甚至還包括了一臺冰箱。黑客們都將這種物聯網設備的攻擊稱為“僵尸物聯網”,每天有10萬惡意郵件的攻擊,且每天均有三次攻擊高峰。IDC機構預測到2020年,將會有超過2000億設備將被連接到網絡上,而且這些“僵尸物聯網”很難通過一般計算機使用的防病毒和防垃圾郵件軟件程序來阻止,這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安全風險。

五、智能家居入口大戰

PC互聯網時代,我們講瀏覽器是入口之一,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講微信是入口之一,在每一個領域,總會有一些可以成為入口的產品,所謂入口,指的是使用頻率較高且可以通過這類產品觸及該領域所有其他產品的產品。

PC互聯網時代為例,上網首先要打開瀏覽器,然后才是登陸某一網站、搜索資訊或者尋找要下載的軟件,瀏覽器就成為了PC互聯網的一個入口,隨著一些電腦管家類產品除了對電腦進行檢測還具備軟件管理功能之后,很多用戶就開始不再打開瀏覽器尋找軟件下載,而是會直接在電腦管理中更新軟件或者瀏覽相關資訊,這時候電腦管家就也成了互聯網的一個入口,可見,所謂入口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不同時間段會有不同類型的產品成為入口,而隨著新功能的出現,原本并非入口的產品也可能進化成入口。

對于智能家居而言,入口要有兩個特質,一是便于觸及到智能家居中其他的設備,二是便于收集更多的數據來分析用戶習慣,第一個特質的目的是從入口設備控制其他設備,第二個特質的目的是通過分析用戶習慣來實現進化。

1、智能路由器難成智能家居中心

在講智能家居入口的時候,我們不妨先來講一講智能路由器,很多廠商都認為路由器是家庭網絡的出口,所有產品想訪問互聯網都要經過路由器,通過路由器可以獲得海量數據,因此智能路由器是必須要搶占的一個入口。在調查中,也有高達85.33%的網友表示路由器會成為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部分,隨著基于WiFi網絡產品的增加,路由器所扮演的角色確實很重要,短時間來看,路由器也是智能家居建設的重要一環。

對于智能路由器可能會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的論調,其實我有一半的想法是認同的,認同的這一半原因在于智能家居中很多設備都需要聯網,會存在數據交互,智能路由成為中心更為容易,我的另一半想法是未來的智能家居不能太復雜,很多時候設備是直接和控制器交互的,不需要經過路由。從長遠來看,智能家居的拓撲結構可能并非中心式,而是分散式,智能路由器可能并不適合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

1)智能路由份額小發展遲緩

據易觀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智能路由的銷量為58.7萬臺,相對于第二極度的54萬臺來說增長極為有限,品牌分布也沒有大的變化。傳統路由市場單季銷量是千萬臺量級的,相比之下,智能路由器規模小得可憐,不僅在整個路由器市場不值一提,甚至比不上很多其他品牌智能單品的出貨量,智能路由器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想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困難都相當大。

目前智能路由增長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三點,一是用戶缺乏重復購買的動力,用戶對路由器的需求中,穩定性以38%的比例排第一,轉換速率、品牌、價格均超過10%,分列234位,但網友最重視的這些特性均與智能無關。有調查顯示,已經購買路由器的用戶中,僅有22.6%的用戶有再次購買的計劃,這對于智能路由的市場開拓將是非常大的阻力。二是,智能路由起步時間較晚,從中國智能路由市場AMC模型來看,智能路由分為探索期、市場啟動期、高速發展期、應用成熟期幾個階段,整體規模的明顯增加應該在2016年才會到來。三是智能路由廠商自己對產品的發展方向并不明了,智能路由份額最大的極路由,也是從蘋果App Store加速器到翻墻工具再到今天強調上網必備工具,經過幾次轉變。

2)私有云存儲將成重要一環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私有云會有智能家居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越來越多的智能單品都對云存儲有需求,家庭私有云的組建勢在必行,調查中,85.64%的網友表示愿意足見私有云讓智能家居更實用,這也是最能提前智能路由優勢之處,不過目前也僅限于遠程下載視頻的階段,并沒能和更多的智能產品互動起來。

在傳統路由廠商眼里,路由只是路由,但隨著無線設備的迅猛增長,傳統路由的市場依然很大,在智能路由廠商的眼里,路由不只是路由,它就是智能設備的網絡平臺,也是家庭網絡的數據出口,還是智能家居的中樞。智能路由廠商在智能路由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這些可能都不是用戶需要的,穩定、簡單、易用,用戶不僅需要智能路由如此,更希望所有路由如此。況且,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不同智能產品之間也會出現互動,而且這種互動會逐漸增加,這樣的智能產品直接互動是可以跨過路由的,也就意味著沒有路由智能也一樣存在,智能家居的拓撲結構越來越不是一個路由所能承載的。

3)智能路由器不可取代性較弱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在上海電信和浙江電信開始推廣內置無線路由的光纖貓之后,山東聯通、河北聯通、河南聯通也計劃向用戶推廣內置無線路由的光纖貓,并且已經經過的小面的試點,雖然說電信運營商推廣的這些產品不會全部是智能路由,但現在的智能路由器徒有智能之名而只能做一些遠程下載的操作,對于用戶來說并非是剛需,有了帶無線功能的一級路由,很少會有用戶再去自行配制一個二級路由,還有消息稱,電信運營商推廣無線光纖貓的做法是把寬帶賬號密碼寫死在設備中,自購路由根本無法使用。

一旦電信運營商大面積推廣內置無線路由的光纖貓,智能路由的未來將更加飄渺,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智能路由所要承載的智能家居的功能就會轉移另外的產品上,這個產品很可能就是現在的電視盒。和智能路由相比,電視盒不具備的就是路由功能,其他功能都類似,這也是華為榮耀立方把路由和電視盒合二為一的重要原因,再如同方云罐在功能上與智能路由無二,甚至更為豐富,只是沒有路由功能而已,因此如果有一天電視盒代替路由器演變成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環我絲毫不會覺得意外。這樣的消息不論真假,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智能路由的不可替代性太弱,導致其難以在未來智能家居中扮演太重的戲份。

2、手機也難承載智能家居之重

談完智能路由我們開始切入正題談智能家居的入口,現在各種智能硬件層出不窮,而最通用的做法就是做個app,將設備和手機連在一起,在手機端通過app來查看設備的狀態,或者對設備進行控制。這種智能的實現方式最為常見。受此影響,設備商就會產生一種心態,以為智能家居所有產品都要和手機互聯,那么手機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智能家居的最佳載體。

在被問及如果選擇一個產品作為智能家居入口,你傾向于哪個時,有49.76%網友選擇手機或平板,這樣的結果并不讓人以為,因為如我們前面所言,家電產品網絡化是智能家居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是非常漫長的,我們目前正處于這個環節中,但我們要意識到的一點事,雖然我們身處其中,但跳出來看,這個環節只是智能家居漫長進化過程的一小步,不會永遠存在。

除了這個答案之外,20.73%的網友選擇智能手環或手表,8.35%的網友選擇智能攝像頭,5.09%的網友選擇實體按鍵,4.44%的網友選擇智能插座,3.67%的網友選擇智能音箱,還有7.97%的網友對列舉出來的這些類別都不滿意,選擇其他。

短期內手機會是智能家居最易實現的入口,但是長期來看,手機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入口,原因有三。一是智能家居不會只依賴于一塊屏。自從客廳的商機被挖掘出來之后,多屏互動的概念就被頻頻提及,所謂多屏,則包括電腦、平板、電視、手機幾塊屏幕,如果智能手表成為主流,還可能加入智能手表,甚至路由器、凈化器都開始出現帶屏幕的產品,這些屏幕也都有可能成為多屏互動中的一部分。當家中擁有了不只手機一塊屏幕,一些監測及控制功能就可以由其他屏幕來承擔,并獲得比手機更好的體驗。比如你在客廳看電視,想利用監控攝像頭來查看寶寶的睡覺狀況,通過電視畫中畫功能來實現就比通過手機來查看要方便和安全得多;再如你在電腦旁工作時有人敲門,恰好你裝了智能門鈴,直接在電腦上查看誰在敲門就比拿起手機打開app去查看要方便得多。

二是手機控制無法帶來最佳用戶體驗。實體遙控器無論是采用紅外還是藍牙的連接方式,拿起來就能用,手機則還要經過解鎖、打開app、連接電視、選擇需要的控制模式等諸多步驟,要多煩瑣有多煩瑣,可以說手機遙控無論手感還是便捷程度都比不上實體遙控器,扔掉遙控器完全是為了宣傳噱頭而不顧用戶實際體驗的提法。進階的智能應該是看不見、感覺不到但又無處不在的,用手機控制讓家居產品動起來是基礎的智能,進階的智能應該是依靠傳感器工作的。英特爾中國區在線業務部總經理王稚聰在談及物聯網浪潮下的智能硬件時曾講過,技術不應該用來炫耀,而是隱藏在消費體驗的背后,他還指出,如果產品不能和實際生活高度融合,那就不能稱之為產品,只是一種試驗性的概念,我想,大抵也是同樣的意思。

三是數據融合讓智能家居無中心化。隨著智能設備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智能家居越來越不依賴于單一入口,可以想象,以后會有更多的智能設備實現數據共享,也會有更多的智能設備開放API給其他廠商,這就促使數據融合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最終的結果就是智能家居去中心化,可能從智能家居中的一個設備就可以訪問到另一個設備。智能路由可能無法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智能手機也可能無法完全承載整個智能家居。

說到底,用智能手機來控制整個智能家居只是部分廠商一廂情愿的做法,智能家居誰做終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用戶提供更便捷更無感的智能使用體驗,智能手機要承載的內容已經太多太多,智能家居可能就是智能手機的無法承受之重,此外,智能家居是面向未來而非現在的產品,隨著其不斷進化,手機也可能不會是最佳的載體,除了手機之外,這個載體可能是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等等任何一個產品。

3、廣電限制削弱智能電視入口地位

電視是最先被當做客廳入口的,在樂視推出智能電視后,也引發了智能電視市場的火拼。電視被認作是客廳入口并不奇怪,這幾乎是客廳里消費者使用最頻繁的產品,而且由于擁有大屏幕,具備顯示大量信息的天然優勢,消費者在看電視的同時,也能進行其他操作。

在諸多的電視應用中,用戶最青睞的仍然是視頻類應用,廣電的政策限制使得智能電視的功能一下子弱了很多,但電視廠商仍然不會放棄互聯網視頻進入電視大屏的想法,放棄這一想法就等于主動放棄了用戶。電視廠商既要避開監管又要讓互聯網視頻進入電視大屏,說起來也是挺難的,目前普遍的做法兩種,一是從路由端發力,一是從手機端發力。

在曾經的調查中我們發現,85后、90后等年輕群體對電視并不看重,他們獲取視頻的方式多是手機或平板,即便有大屏需求,也是更傾向于投影等更大屏、更廉價的方案,而不是電視。而對于中老人用戶群體來說,手機玩得并沒有那么熟練,他們在操控電視的時候依然傾向于傳統的遙控器,對于他們來說,人機交互的優化點應該在語音、體感等方面,而不是手機。電視遙控器確實需要優化,但不是扔掉或者用手機取代。

除了視頻之外,目前電視上嘗試最多的是游戲和購物的功能,游戲是電視上繼視頻之后最受用戶歡迎的應用,而購物應用多見于阿里云OS的電視上,不過游戲和購物功能只是電視的輔助功能,難以使電視的用戶粘度產生提升。

電視功能的弱化也使得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入口地位頗為尷尬,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值得肯定的應用,如索尼電視的嬰視寶功能,將攝像頭和電視聯動,攝像頭的監控畫面以畫中畫的形式顯示在電視中,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監控。樂視和BroadLink達成合作,樂視電視會預裝BroadLink專門為TV端開發的控制終端,坐在客廳里通過電視就能實現對家電產品的控制。未來隨著更多智能產品的接入,電視的入口功能可能會稍微明顯一些,不過受控制方式的限制,在電視上控制其他產品多少會有不變,電視的入口地位如果想要更問題甚至有提升,需要有體驗更加的操控方式成為主流。

4、插座是最簡易的智能家居組建方案

1)智能插座能做什么?遠程控制+定時開關

智能插座的功能大同小異,基本就是通過支持遠程控制以及定時開關等功能,進而實現對家電產品的控制,讓本來不智能的家電也支持遠程控制以及定時開關。比較典型的應用是對空調、熱水器、電燈等控制相對比較簡單的產品進行遠程控制,人還沒到家室內已經達到合適的溫度、熱水器也燒好了熱水回家即可洗澡等等。

比如BroadLink SP2、歐瑞博WiFi智能插座、貝爾金WeMo以及新推出的小米插座都是這樣的產品,具有WiFi模塊,可以連入局域網,手機和插座連接之后無論在何處都可以對插座進行控制,還具有實時功耗和歷史功耗查詢以及可編輯情景模式等功能。

所謂可編輯情景模式,也就是可以在一個情景模式下設定多個動作,這些動作可以一次性執行。比如設定一個名為“回家”的情景模式,動作包括打開空調、熱水器和電燈,操作的時候只需要執行這個情景模式就能一次性完成三個動作。其他幾個品牌的產品功能也都大致相同。

2)智能控制器讓插座可控性更強

智能插座可以給用戶帶來比較基礎化的智能體驗,但如果深究,就會有人發現問題,智能插座這種產品的工作模式是一個插座控制一個產品,如遠程開關空調、開關凈化器都是可以實現的,但如果想打開空調后調整到某一溫度或者打開電視后調到某一頻道就似乎是很難實現的事情了。

實際上,前面提到的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智能插座都有相應的組合解決方案,用來實現更豐富的智能控制功能,比如BroadLinkRM-pro智能遙控器,歐瑞博有Allone紅外遠程遙控器,貝爾金有WeMo套件,小米則有小米遙控智能中心。這些遙控器或控制中心紅外、射頻等功能,可以和音響、電視、電動窗簾等更多的設備進行聯動,實現更豐富的控制功能。

使用這樣的控制器之后,可以實現兩個比較特色的功能,一個是前面已經提到的情景模式功能,如“打開家庭影院”這一情景模式,可以包括打開電視并選擇合適的HDMI信號、打開DVD并播放、打開音響、關閉燈光、拉上窗簾等多個動作,只需要一個按鍵即可實現。另外一個功能叫IFTTT,這個功能也可以稱為“如果就”功能,可以在滿足某一條件后觸發相應的功能,比如檢測到室內溫度過高就打開空調,檢測到室內濕度過低就打開加濕器等等。

5、智能音箱可成為語音控制入口

和手機互動可能是智能音箱比較初級的層級,依靠語音控制等技術實現脫離手機的智能才是智能音箱比較高級的層級,還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在和一些圈里人交流的時候,大家表示觀點基本都是智能音箱門檻低,而且屬于大家比較熟悉傳統產品,容易做智能化改造,相對來說也是屬于藍海的市場。實際上在騰訊家電曾經一個關于智能音箱的調查中,有88%的網友表示對智能音箱感興趣,比例相當高。

智能音箱能連接手機進行控制是基本的一步,還應具有以下特性:

多設備共用:智能音箱還應該可以和其他智能設備以無線的方式輕松互連,比如電視、平板、電腦等,人在家中的時候可能經常需要在不同設備之間切換,不可能每一個設備都連接一個音箱,能夠多設備共用的音箱才算智能,只可以和手機連接的產品說不好聽點只能叫手機外置無線揚聲器。

多音箱互動:不同的智能音箱之間還應該可以互動,能夠進行音樂的傳遞,比如人從客廳走到臥室,音樂也應該隨之轉移到臥室,此前Sonos的產品就具備這樣的功能,但是需要手動進行切換,真正的智能音箱應該和傳感器結合在一起,能夠對人的行動進行識別。

云端曲庫:智能音箱還需要具有云端曲庫,我所說的云端曲庫并不是手機端的App去連接一個曲庫,而是音箱本身可以和這個云端曲庫相連,有云端曲庫意味著可以在手機設置完之后就不依賴于手機的搜曲及播放功能,音箱本身就可以運行,在歌曲切換的操作上也可以不依賴手機進行。

具有開放接口:智能音箱不應該僅僅是一款音箱,還應該成為智能家居中的重要一環,音箱可以放置在家中任何位置,通過音箱可以和家庭中的其他智能設備互聯,用語音或者觸控的方式來通過音箱控制其他智能設備。

科大訊飛是國內語音控制的佼佼者,它不久前也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外形有些像Jambox,支持語音控制,也有人認為語音控制目前還比較初級,難以在智能音箱上進行成熟應用,但在我看來,語音控制會是智能音箱的一個突破口,因為只有加入了語音控制的智能音箱,才有可能更加不依賴于手機獨立運行,也只有不依賴于手機的智能音箱才能真的稱為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在提供無處不在的音樂的同時,也可以提供無處不在的語音控制入口,給智能家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6、24小時運轉有助智能攝像頭重要性提升

對于智能攝像頭來說,其野心遠不僅限于安防,這個產品的特殊性決定其既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中轉站,也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

1)“看”和“聽”兩種方式實現基本監控需求

為了更好地實現監控功能,智能攝像頭相對于早期的互聯網攝像頭在連接、控制、查看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目前來看,智能攝像頭有“看”和“聽”兩種方式來實現更廣范圍地監視。

第一種是看的方式,專業的安防攝像頭基本都采用可旋轉的設計,一個攝像頭可以監控更廣地范圍,即便是非專業的安防攝像頭,監控范圍也在往大了做,比如Dropcam Pro,采用六玻璃鏡頭,視角可以達到130度。但單一攝像頭有局限性,只適合單房間監控,如果想監控多個房間就無能為力了,因此還有多個攝像頭協同工作的方式,比如Netgear最近推出的Arlo智能攝像頭,體型小巧,內置電池,且支持三防,可以隨意安放在任意位置,通過路由器來協同工作,這樣多個攝像頭組合在一起就能實現房間內監控無死角了。

第二種是聽的方式,支持聲波識別的攝像頭已經逐漸成為趨勢,通過“聽”的方式來做監控一個攝像頭就能監控多個房間。比如Cocoon攝像頭就采用SUBSOUND技術,能夠監聽頻率低于20Hz的次聲波,這個頻率的聲波人耳無法察覺,Cocoon卻能捕捉到,此外,Cocoon還具有學習功能,能夠知道誰是允許進入房間的、誰又是惡意闖入者,還能識別寵物,完全不需要任何設置,用戶也不會在家人正常進出家里時不停地收到錯誤警報。

2)真正無線、云端存儲、人臉識別將成趨勢

智能攝像頭的特殊性在于需要能夠24小時響應,這就使得其有望成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但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智能攝像頭在功能上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為了實現24小時響應,智能攝像頭對電池管理要求很高,雖然也有外接電源和外接網線的方案,但為了做到真正無線,內置電池和采用WiFi連接仍是主流方式,通過一些特別的處理,同樣能夠做到超長續航,比如內置傳感器感受到物體運動的時候才開始拍攝、記錄時對圖像進行壓縮、完成視頻錄制時才打開WiFi等。

而在存儲方面,傳統的做法是本地存儲,或者外接移動存儲,再先進一點的,可以做到局域網內的私有云存儲,但實際上不少攝像頭都支持云端存儲,如Dropcam就可以實現了完全的云儲存,Arlo同樣提供200M免費云存儲空間,超過限額就要收費了。智能攝像頭和云存儲綁定也是必然趨勢,但對于云存儲方案的選擇應該更加廣闊,用戶在使用智能攝像頭之前多數都有習慣的云存儲方案,如果智能攝像頭在云存儲上能和更多的企業云對接,對于用戶來說,則是一件更值得開心的事情。

智能攝像頭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功能來對來客的身份進行辨別,而攝像頭的后端則能夠和智能門鎖、智能燈泡等一系列產品連接,檢測到是主人回家,可以自動打開智能門鎖、燈泡等一系列設備。當然要想實現這一點,需要人臉識別的功能更強大,目前民用級的人臉識別還比較基礎,大多屬于玩具,難以真正派上用場,尤其在肩負著家庭安全重任的智能攝像頭上應用。

7、智能家居需要身份識別裝置

智能手環、智能手表以及硬件按鍵等產品屬于同一大類產品,這類產品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遙控,另外一個作用是身份識別。

遙控是針對于采用獨立按鍵的手環來說的,在軟件的支持下通過這個按鍵可以實現遙控器的功能,比如一鍵開關燈泡、一鍵開關路由WiFi等,由于智能家居設備多采用同樣的協議,因此這種遙控是可行的,已經有廠商做出了類似的demo,但是由于涉及到橫跨多個品牌,這一功能還沒有普遍出現在手環上。對于硬件按鍵類產品也是如此,國外的如bttn,國內的如魔豆按鍵,這種產品將遙控極度簡化到只有一個按鍵,經過預設,可以一鍵實現某一功能,非常直接,在實現一些常用功能的時候會更加便捷。

至于身份識別,在智能家居中是一個必要性比較高的問題,進階的智能家居可以實現“無感化”的狀態,家中智能化的設備可以自動感應用戶的狀態并進行反映,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智能家居可以感應到用戶并且區分不用的用戶,這時就需要用戶有一個身份標識。

文章開篇我們提到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就已經具備了身份識別的功能,它是采用電子探針來實現的,對于目前的智能家居來說,這個身份識別的工作更多由手機來做。比如獵豹空氣凈化器支持用戶到家自動開啟的功能,就是依靠手機和凈化器的連接來進行判定的。但考慮到用戶回到家之后,手機可能并不會隨身攜帶,因此在家中不同位置的身份識別需要其他的設備來實現,比如手環、手表、獨立的硬件按鍵或者其他,比如帶著手環靠近電視,電視屏幕亮度降低,走進衛生間,衛生間的等自動打開等等。從比較長遠來看,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或植入式的芯片可能更適合做身份標識,但想當時期,依靠獨立的設備來實現身份標識功能更為實際。

8、強需求入口會逐漸取代弱需求入口

我們總是將智能家居要做到無感化,當你回家的時候就一切準備好,但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有一個身份識別的設備,現階段有廠商將手機作為這個識別設備,比如獵豹空氣凈化器所做到的“到家自動開機”就是檢測手機和凈化器的連接才會啟動,還有廠商將手環或者beacon設備作為身份識別裝置,其問題在于便捷性和安全性。

未來智能家居產品會越來越多,但用戶并不會因為產品品類的增加而悉數購買,對于用戶來說,有些產品是強需求,有些產品是弱需求,最后在權衡的時候,強需求勢必會取代弱需求。

智能攝像頭多配有麥克風,則可以將語音控制功能加入其中,而智能音箱同樣可以具有語音控制功能,對于某些用戶而言,如果對聽音樂沒有強需求,那么家庭的語音控制功能的實現就可以用智能攝像頭就來取代智能音箱,當然獨立的語音控制終端就更沒必要存在了。

考慮從什么樣的產品切入的時候,除了要比較需求的強弱,還要考慮這個入口產品是放在哪里使用的,當用戶傾向于采用區域智能化的方式來體驗智能家居的時候,優先從用戶需求最強烈的區域入手,效果會更明顯。調查中關于“如果只能選擇一處智能化,你最希望是哪里”的問題,客廳毫不意外地排在了第一位,占比達到40.84%,臥室以33.47%的比例緊隨其后,其余占比比較高的還有廚房的14.94%,這三者加起來已經接近90%的份額,可見,客廳、臥室、廚房將成為一段時間內智能產品的主要戰場,而如果想選擇競爭壓力相對較小的產品品類,則可以考慮從衛生間、書房、陽臺、門廳等較為冷門的領域入手。

六、智能家居平臺大戰

智能家居有入口也有平臺,二者區別在于通過入口產品可以觸及智能家居中的其他產品,而平臺看上去則更像是隱性的存在,其他智能家居產品對其有很強的依賴性,全部跑在某個平臺之上,但對于消費者而言,似乎又看不到所謂的平臺是什么。簡單舉例,在手機上,我們講iOS平臺、Android平臺,在電腦上,我們講英特爾平臺、AMD平臺,平臺也是標準,既是軟件層面的東西,也是硬件層面的東西。

在智能家居中,平臺有數百家之眾,但將大眾所熟知的一些平臺拎出來,再放到國內的市場環境中,可能就只有十余家了,這些智能家居平臺可以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是傳統優勢企業,如蘋果谷歌,在很多領域它們已經占據平臺的優勢,在智能家居領域只需要做一下延展即可;

第二類是大型互聯網企業,如騰訊,微信和QQ都在大搞開放平臺,憑借雙線作戰的優勢,騰訊在智能家居平臺布局中優勢比較突出;

第三類大型渠道商,如京東,除了極少數自家電商平臺經營不錯的企業外,絕大多數智能硬件企業在初期都要努力尋找高流量的銷售渠道,京東憑借這樣的優勢可以拉攏一大批企業進而聚合形成平臺之利;

第四類是大型家電企業,如三星海爾,智能家居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大家電產品,而非家電企業想進軍大家電市場難度極大的事情,這樣大型家電企業在平臺產品的時候就具有了先天的產品優勢;

第五類是創業型企業,如BroadLink,并非說創業公司就不能做平臺,只是看選擇什么角度切入,既能說服其他企業與之合作,又能說服消費者為之買單。

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平臺可能聚合在一起,用統一的標準來推進,以圖碾壓對手,比如蘋果的HomeKit平臺,實際上還包括飛利浦、霍尼韋爾、德州儀器等,而Thread Group無線協議聯盟則是三星和Nest聚合在一起溝通,并加入了ARM、飛思卡爾、Silicon Labs等,此外,英特爾、戴爾和三星還組建的開放互聯聯盟,微軟、LG松下、索尼、夏普和海爾組成AllSeen Alliance聯盟,對于平臺方而言,目前也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誰會勝出,因此誰覆蓋越廣贏面就越大。

如果說智能家居入口之爭是小而美產品之爭,智能家居平臺之爭則是大而全產品之爭,我們挑一些在國內智能家居平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來分析一下:

1、傳統優勢企業:蘋果&谷歌

蘋果先是推出了MFi認證,其全稱是Made for iOS,某一家電產品如果通過了該認證,意味著它可以很好地和iPhone等設備進行互聯,用戶在購買家電的時候,只要看到MFi認證的標志,就知道這個產品和iOS設備是完全兼容的,在2014WWDC上蘋果又將HomeKit套件整合進了iOS8系統,使其成為一種通用的網絡協議,你只需要對Siri說“準備睡覺”,你家中的一切設備就都會對此作出回應。

對于蘋果這樣的廠商來說,推出標準比推出產品更為重要,因為蘋果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終端,從iPhoneiPadApple TV到后續將出現的iWatchiTV等,通過標準可以將這些終端和家電產品有效串聯在一起,最大的發揮功效。海爾的一款智能空調已經貼上了MFi認證的標志,這也是第一個通過蘋果MFi認證的家電產品,其他已確定合作伙伴還包括飛利浦、iHomeWithingsKwiksetHoneywelliDevices等,蘋果看上去似乎并沒有做什么,但其具有平臺化的傳統優勢,無論在廠商還是在消費者端,都具有極強的號召力。

蘋果現在可以很容地將自己的各種產品串聯起來,Siri已經是現成的語音控制終端,而Apple Watch,庫克已經明確表示未來有可能控制Apple TV甚至其他東西,至于Apple TV,則會成為承載HomeKit的中樞,讓用戶可以利用iPhone或者其他蘋果設備來輕松控制智能家居。

谷歌雖然看上去和蘋果思路相仿,也是擁有跨平臺Android系統的優勢,而且不同平臺之間可以互動,比如最新的Android 5.0 lollipop就已經支持Android移動設備和Android電視之間進行跨屏游戲互動,Android手機和Android Auto汽車之間也可以快速互聯并進行數據共享。但實際上蘋果走的是面谷歌走的是點,蘋果是從面上大面積推進,谷歌是從一個點向其他產品延伸。年初,谷歌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也許有人覺得谷歌收購Nest看中的使其設計和品質均十分出眾的產品,但如果只是因為產品本身,這樁收購案遠達不到32億美元。谷歌收購Nest則是出于對智能家居的布局,在整個市場局勢尚不明朗的時候搶占先機。

Nest做的也并不只是兩個智能產品,而是一個智能家居的平臺,Nest開放了API給開發者,讓開發者可以利用Nest的硬件及算法,將其他智能家電產品和Nest的產品連接在一起,進而實現對空調、冰箱、臺燈、風扇燈各式各樣產品的智能化控制。目前,通過Nest可以支持的設備包括Nest煙霧探測器、Dropcam ProBig Ass風扇、Lifx智能燈泡、羅技Harmony遙控器、Jawbone Up24運動手環等。今年,Nest5.5億美元收購了智能攝像頭領域的領軍企業Dropcam,思路和谷歌當初收購Nest如出一轍。

2、大型互聯網企業:騰訊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曾講過,騰訊將專注于做互聯網的連接器,在智能家居領域,騰訊的定位也是專注于設備與網絡連接這一環節,實際上這也正是騰訊積累最深和最擅長的環節。目前,騰訊在布局上有兩條線在前進,一條線是微信硬件平臺,一條線是QQ物聯。

騰訊兩條線和家居設備的合作的共同點,都是在綁定之后,硬件便具有了唯一的ID,這個設備ID是設備的唯一標識,設備ID等同于用戶微信或QQ物聯ID,則可以通過設備ID識別用戶身份,比如你佩戴者手環或手表走進家門,客廳的中控可以識別到手環的設備ID,通過綁定關系判斷用戶微信或QQ物聯ID,從而根據事先的設定自動開啟電燈、電視、空調等,當然進行身份識別的硬件可以是手環或手表,也可以就是一個防丟器,或者其他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小玩意,如果小到一定程度,做人體植入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目前來看,騰訊與硬件結合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塊,一是做連接,利用微信和QQ連接設備、用戶、設備提供商,為用戶和設備建立連接,讓用戶能夠控制設備;為設備提供商和用戶建立連接,讓他們能夠直接對話,設備提供商能夠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售后的維修和配件服務;為設備提供商和設備建立連接,讓設備提供商也能夠通過微信或QQ知曉設備的工作狀態,及時診斷設備問題。 二是基于騰訊平臺特有的能力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例如基于微信和QQ的社交屬性,提供排行榜,基于平臺的語音識別能力,提供語音控制等。而從發展趨勢來看,微信未來還有望和硬件進行更進一步的充分融合,還可能成為智能家居乃至智能生活中的身份標識,作為身份表示的功能,對于微信和QQ來說是同樣適用的。

去年10月,微信公眾平臺開放了九大接口,分別是語音識別接口、客服接口、OAuth2.0網頁授權接口、生成帶參數的二維碼接口、獲取用戶地理位置接口、獲取用戶基本信息接口、獲取關注者列表接口、用戶分組接口和上傳下載多媒體文件接口,這九大接口的開放,讓公眾號具備了更豐富的功能。而今年八月,微信公眾平臺開放了設備接入能力,允許微信公眾號綁定設備和傳輸數據,支持經典藍牙、低功耗藍牙,Wi-Fi及移動網絡連接方式接入,據悉,微信設備功能平臺也是微信開放平臺的物聯解決方案,目前支持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設備、智能家居及智能家電等產品的接入,其他硬件產品的接入能力會陸續開放。

目前,已經接入微信硬件平臺的產品,除了插座、手環等小型智能設備,還擁有空調、電視等大型智能設備和門磁、煙感、動作感應等家居設備,其作為智能家居平臺的雛形已經基本顯現。而在未來,微信硬件在接入設備之外,還將專注于接入設備的管理,利用微信的ID,實現設備的遠程控制與遠程協作,此外,利用微信的強社交屬性,微信硬件還可以營造出一個個以情感+設備延伸出來的圈子,讓消費者在體驗硬件實物的同時,更能體會到由微信硬件帶來的情感愉悅。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1211日的微信公開課PRO版上提出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八大法則,提到微信希望搭建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系統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動態系統,這與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恰恰是一致的。

在智能家居的探索上,微信和QQ物聯給合作伙伴的想象空間很大,展現出無限的可能。微信顯得異常謹慎,在逐步開放各種接口來容納智能硬件產品,并不斷保持觀察的態勢,而QQ物聯做法則更加激進一些,除了通過云對接賦予每個設備一個QQ號的方式外,還直接提供設備SDK來幫助合作伙伴跨入智能家居的大門。

QQ物聯平臺目前支持WIFI、藍牙、GSMZigBeeZ-Wave等多種連接方式,從底層和芯片廠商、設備廠商及系統廠商進行合作,直接將SDK寫入到智能設備中去,降低了合作伙伴的開發成本和用戶的學習成本,手機發現硬件、識別硬件、連接硬件都變得異常簡單。QQ物聯通過提供海量用戶覆蓋入口、快速聯網、消息觸達、服務擴展、云數據存儲和計算、安全穩定、一點接入多平臺發布等七大能力,可以保持智能家居設備聯網的便捷性及穩定性。同時,基于通用的接口標準,還可以實現不同品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動,廠商和用戶均可很簡單地來配置規則。

QQ物聯的原理是賦予智能家居中每個智能硬件一個QQ號,利用QQ傳輸通道來連接人與設備。據悉,QQ物聯會分為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實現人與設備的連接,目前手機QQ已經增加了“我的設備”的頁卡,可以對添加的設備進行管理,目前已經接入的設備涵蓋電視、空調、空氣凈化器、插座、燈、窗簾軌、攝像頭、體重秤、血壓儀等;第二個階段是實現設備之間的連接,使設備間可以根據設定條件進行互動;第三個階段則是使人、設備、服務無邊界地融合,這個過程和智能家居的進化過程也是保持一致的。

對于智能家居平臺型產品而言,消費者最擔心的是存在邊界,后續擴展受阻,QQ物聯一方面大力扶持智能硬件合作伙伴,幫助傳統企業做互聯網轉型,一邊與其他互聯網企業合作,努力實現硬件上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的無邊界鏈接,這解決的實際上就是消費者最為顧慮的問題。

3、占據渠道優勢的電商企業:京東

京東在智能家居領域主要依靠的是JD+計劃,伴隨這一計劃推出的則是超級App,使用一個APP就可以控制JD+計劃中的所有智能產品。為了達成JD+計劃,京東首先上線了京東眾籌項目,通過眾籌的模式,匯集了一大批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業型公司,涉及的產品也涵蓋了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對于這些創業型公司來說,京東巨大的渠道優勢使其需要的,而京東需要的則是依靠這些創業型公司完成生態圈的初步建設,雙方各取所需,于是京東順利憑借渠道優勢完成了智能家居平臺布局的第一步。

實際上,京東為納入JD+計劃的產品所提供不僅僅是一個渠道,除了銷售,包括營銷、售后、云端解決方案都會為創業公司提供支持,這也是不少創業公司所迫切需求的。據悉所有進入京東眾籌的產品都會進入JD+計劃,未來所有在京東銷售的商業也會納入進來,這樣,通過一個超級App,就能夠控制非常多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BroadLink和京東也有合作,而BroadLink自己也在做智能家居平臺化建設,目前規模也相當可觀,其平臺之上的所有產品會自動納入JD+平臺。

而超級App的目標并不僅僅是智能家居,目前其內置的場景除了智能家居還包括健康生活、汽車服務、云空間等,這些類別的設備都可以使用超級App統一管理。目前已經有上百家企業參與到了JD+計劃,京東的優勢則在于作為渠道方更接近消費者,可以給廠商提供更好的支持,此外,京東本身也非品牌商,其中立性更容易吸引其他廠商加盟。

4、占據大家電先機的傳統家電企業:三星&海爾

在今年年初的的CES上, 三星推出了其智能家居系統Smart Home,消費者可以將家中所有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電等設備通過云端服務器連接在一起,并確保數據能夠在這些智能設備之間流暢地傳遞。同時,在Device Control設備控制中心的幫助下,用戶甚至還能夠通過這款應用來控制和調節室內的燈光和溫度等。

三星Smart Home平臺支持語音化的自動控制,比如當用戶對著三星智能手表說出“我要出門”,那么系統就會自動關閉屋內的燈光和包括電視、空調等家用電器的開關,但是像冰箱這種需要連續運行的電器并不包括在內。另外,在Smart Home平臺中還包括了一種名叫Home View家庭視窗的功能,用戶可以在外出時通過它開啟家中所有的攝像頭功能,并且把一些不屬于“私密”內容的場景通過網絡同步到用戶的智能手機或智能手表上,可以隨時對家中的狀況進行掌控。最后,Smart Home還包括了智能客戶服務功能,系統將隨時通知用戶具體哪個家電設備需要維護,并提供售后協助服務。

三星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系統分為多個發展階段,在發展初期,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設備控制、家庭視窗及智能售后客服等。在發展初期,也只有三星的家電接進來,但不排除隨著平臺進化,有第三方的產品接進來。

海爾也是將“智慧家庭”當成了其長期的發展目標,但與三星的不同在于,海爾跑得更快,也在一開始就更為開放,通過U+平臺接入了大量第三方的廠商。今年3月,海爾成立了U+開放平臺,這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涵蓋芯片、模組、電控、廠商、開發者、投資者、電子商務、云服務平臺和跨平臺合作等多方面,海爾此舉無疑使希望通過實際行動推動智能家居的發展。

海爾一方面通過小微企業內部創業的形式推出了大量基于U+平臺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引入了不少第三方產品,資料顯示,目前基于U+平臺的第三方廠家多大40多個,涉及50多個品類,預計2015年將會有超過1000萬臺智能產品接入U+平臺。據悉,第三方產品接入U+平臺后,可以實現跨品牌、跨品類的互聯互通,數據和資源全部共享,也便于統一管理。

目前在海爾U+平臺之上,其自家的產品有智能路由器、醛知道、空氣盒子、天尊空調、海爾空氣凈化器、智能烤箱、冰箱衛士、智能插座、Isee mini、智能門鎖、迷你滾筒洗衣機水盒子、凈水機、1米空氣圈桌面空氣凈化器、摩卡電視、SmartCenter智能控制中心等,而已經接入的第三方產品則包括GE智慧照明、藍信康血壓計、習善空氣凈化器、土曼智能手表、Risco安防套裝、Power-tech智能插座、Picooc體脂儀等。

5、新興的創業型企業:BroadLink

BroadLink的夢想并不是賣插座或者賣無線控制套裝,其終極夢想是賣WiFi模塊,任何智能化家電中都需要有一個WiFi模塊,這個WiFi模塊也相當于聯網標準,使用相同WiFi模塊的家電產品可以快速互聯,并且在統一標準下實現更詳盡和精確地控制。

BroadLink曾推出過一個名為BroadLink DNA的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和眾多家電廠商合作來推廣其WiFi模塊。在BroadLink DNA大名單,我看到83家企業,其中包括萬和、老板、志高、格蘭仕、奧克斯、海信、萬家樂、蘇泊爾、奔騰、聯想、長虹、歐普等知名企業,產品則涵蓋插座、開關、空調、凈化器、燈具、洗碗機、熱水器、洗衣機、機頂盒、加濕器、恒溫器等多個類別,這些產品全部使用的是BroadLinkWiFi模塊,使用BroadLink的控制器可以實現出色的控制功能。

除了這些內置BroadLink WiFi模塊的產品,BroadLink還和大部分路由器產品達成合作,支持其智能插座的快速連接功能,如華為、小米、360Netgear、極路由、果殼、磊科、聯想等均在列。此外,BroadLink還和一些企業進行了戰略合作,比如和華為、魅族的手機會進行捆綁銷售,售價更加優化,使用其手機也能更好的進行終端遙控,樂視電視則會預裝BroadLink專門為TV端開發的控制終端,坐在客廳里通過電視就能實現對家電產品的控制。

創業型企業想做智能家居平臺的并不在少數,除了BroadLink,歐瑞博也剛剛推出了其智能家居云服務平臺,幻騰也已經在搭建自有平臺,只是還沒有提開放的事情。對于創業型企業而言,最大的問題在于對合作伙伴的持續拓展能力,從0100創業企業可能跑得更快,從1001萬創業企業和大型企業也未必能分出線后,但從1萬到100萬、1000萬,大企業的優勢會立刻顯現出來,創業企業則可能會出現后繼乏力的情況,這想必也是BroadLink一般自己做平臺,一邊幫京東完善JD+計劃的原因。

七、誰會在智能家居大戰中勝出

1、知名企業暈輪效應顯現,創業公司機會多

暈輪效應在智能家居領域再次應驗,蘋果雖然只是發布了一個HomeKit平臺的雛形,卻已經在智能家居領域獲得了廣泛認可。在騰訊家電的調查中, 高達17.08%的網友表示,提到智能家居會聯想到蘋果這一品牌,在蘋果之后,三星憑借著9.97%的認知度超過谷歌的9.63%排名第二,蘋果、三星、谷歌也構成了智能家居領域品牌認知的前三甲。

海爾以7.75%的認知度排在了第四,作為國內白電第一品牌,海爾在品牌認知方面頗具優勢,2014年海爾也把“智慧家庭”作為了集團的重點,隨著內部小微企業的崛起和對外合作的擴展,不僅U+平臺有了長足發展,還推動海爾在智能家居領域認知度攀升。

對于一些創業型硬件企業而言,智能家居領域充滿機遇,據奧維咨詢數據預測,至2020年我國智能家電生態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而調查也顯示,除了我們列舉的大型企業,有6.89%的網友表示提到智能家居會聯想到不在列的其他品牌,這正是初創企業的機會所在。騰訊家電的調查中還問及“什么樣的公司更有希望勝出”,其中31.93%的網友選擇了創業公司,遠超過傳統家電企業的14.39%,可見,在網友心目中,目前體量的大小并不是判斷未來勝負的標準,想法才是,只要有想法,消費者就會買單,而傳統家電企業如果固步自封,隨著智能家居的快速崛起,也會被消費者遺棄。

2、贏得消費者不僅僅要做產品,還要經營文化

我們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從公司特質角度剖析什么樣的公司在智能家居中會勝出,會發現消費者的要求其實非常分散,雖說知名品牌在智能家居發展過程中會通過暈輪效應影響到消費者,但到了實際選擇階段,“非常知名”這一選項只占了7.77%,占比比較高的幾個包括“產品創意十足”占比23.16%,“從產品能感覺到人文關懷”占比17.34%,“公司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占比15.45%,“有很多人在用”占比12.62%,“美譽度高”占比12.18%

從網友的要求中,已經可以大致勾畫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智能家居品牌是什么樣子,你不一定很大,但用戶要多、口碑要好、產品要棒,有創意,人文精神浸透其中,公司還要不斷發聲,讓消費者看到持續發展的前景,不至于把智能家居做成一錘子買賣,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想做大,想做得更長遠,是不是應該對照著反思一下呢?

3、智能家居市場急不得,從業者各取所需

智能家居領域有很多環節,有平臺、組件、系統及應用、中間件、芯片、硬件、渠道等等,對于從業者而言,可以從其中的任意環節切入,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接觸更多的則是渠道和硬件單品,如果想更接近消費者,無疑應該硬件單品、渠道或解決方案來切入。

而在智能家居領域,數量最多則是硬件品牌廠商,這些企業所推出的產品將成為智能家居消費者切實體驗的產品。強大如蘋果,在智能家居市場也放棄了一貫的封閉策略,從一開始就以開放的姿態與其他品牌合作,因此在智能家居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封閉,用戶需要是自由無邊界的體驗,封閉的系統在發展初期可能不會顯露出弊端,隨著發展會越來越艱難。

如前面所言,智能家居的發展尤其不斷進階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征都不同,適合的產品也不同,現階段有提供單品的,也有提供解決方案的,但相對而言,在發展初期做優質單品的其實著眼更長遠,而做解決方案的,實際上難以提供真正讓人心怡的解決方案,只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眼前的簡單需求而已。

智能家居是一個急不得的市場,畢竟現在這個產業的發展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而已,如果急于獲得消費者認同,由于產品體驗跟不上,會對消費者的認知造成傷害,后期需要花費更大的經歷來彌補。

不久前有新聞報道某某高校中學霸宿舍已經實現了智能家居,可以做到燈光亮度自己調節,雨天自動關窗等等,然后就有人吐槽稱,連學生都能做出這么有意思的東西,智能家居領域這么多從業者都在干什么呢?實際上,智能家居發展初期更多關注的是功能上的有沒有,而不會去更多關注品牌和體驗,比如能實現燈光亮度隨意調節對很多人而言就是有意思的,但鮮有人關注燈光亮度是如何調節的,以及調節過程的體驗如何。而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消費者才會更關注某些功能有沒有用處,實際體驗如何。

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中,大企業著眼更為長遠,看中的是未來的布局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會讓人覺得動作比較慢,甚至比較上一些創業者,而創業者們多數沒有任何包袱,更看重眼前,走一步看一步,雖難以從長遠去布局和規劃,但動作會比較快,在產品端也能更靈活相應。智能家居市場,有人圖個樂,有人渾水摸魚,也有人著眼將來,目標不同,具體做法也大不相同。

4、未來正在發生,只是前路漫漫

智能家居的發展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2014年對于智能家居來說只能算剛剛邁出第一步,現在智能家居的概念炒得如此火熱,自然可以激發從業者的積極性,但對于整個產業來說,能否將這個熱度保持下去需要打一個問號,如何能夠保持持續發展并在接下來幾個進化階段都獲取同樣的關注度可能也需要從業者認真反思。

智能家居市場的競爭就如同跑馬拉松,成功的而關鍵在于前期的積累以及跑步時成功的配速,一開始跑得太快,很可能馬上崩潰,前期積累不夠,跑起來也會覺得后繼乏力。對于智能家居市場的競爭者們而言也是如此,大企業積累豐厚,前期可以重在布局,而小企業缺乏積累,更適合找準切入點以巧取勝,當然付出的努力也需要更多。

開篇所提到的《鋼鐵俠》中情景,看上去還是屬于未來的事情,但實際上當下的智能家居正在一步步向其邁進,語音識別、體感控制、人臉識別、全息投影、虛擬現實……各種老技術的完善以及新技術的發展都讓智能家居的可用性和可玩性越來越強。未來正在發生,只是前路漫漫,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從業者不斷努力,也需要消費者給予正確的認知和適當的包容。

 

騰訊家電訊(李珅)在電影《鋼鐵俠》中,小羅伯特·唐尼的家充滿了科技的味道,他可以雙手在空中操作電腦,電腦呈現出來的全息影像能夠直接顯示在眼前,他的管家也是一部機器,他可以直接通過語音下達各種指令,甚至還能和這個機器管家聊天。每當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類似的畫面,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如果我的家是這樣該多好,大家所期望的這種生活其實就是所謂的智能家居。

一、智能家居啟蒙靠比爾·蓋茨,市場引爆靠谷歌

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智慧家庭、智能住宅說的其實都是同一個事情,近年來,智能家居的說法才算統一下來,提及智能家居,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說的就是家居生活智能化的事情。

如果要給智能家居下一個定義,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智能家居是家居平臺物聯網化的結果,在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趨勢下,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居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在一起,并能夠統一協調管理,最終為提供更為舒適、安全、便捷、環保的生活環境所服務。

1、智能家居從智能建筑談起

說起智能家居的起源,要從上世紀80年代年美國聯合技術公司承建的“城市廣場”說起,城市廣場(City Place)是1984年美國聯合技術公司對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一座舊金融大廈進行改造的結果,這是世界公認的第一座智能大廈。這座大廈共有40層,裝備了先進的設備管理系統、通信系統、自動控制系統以及自動辦公系統,成為了智能建筑領域標志性的產品。

隨后,1985年,日本在東京青山建造了本田青山大樓,1988年,英國非營利組織“完整”組織在自己的建筑研究開發中心建造了一座“完整”別墅,全球智能建筑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相關數據顯示,在1989年,歐洲各國智能建筑的比例普遍在5-10%之間,而智能建筑在英國、美國、日本等發展得更快。

很多的產品都是先出現在商用領域,然后才轉向消費領域,智能家居也是如此,實際上智能建筑正是智能家居的商用版,在商用領域得到長足發展之后才開始轉向消費領域,讓個人用戶也能體驗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2、比爾·蓋茨智能豪宅成智能家居經典案例

智能建筑的出現雖然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自動化技術在樓宇中的應用,但真正對大眾起到智能家居概念啟蒙的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智能豪宅。比爾·蓋茨位于華盛頓州梅迪納的智能豪宅于1997年建成,這一建筑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耗時七年,花費高達97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億元。建筑內有多個高性能的Windows NT服務器作為系統管理后臺,所有家電、門窗、燈具、池塘、水族箱均由電腦控制,燈光和其他家電的設定都是自動調整,宅中的一棵百年老樹配有傳感器,可以根據需水情況實現自動澆灌,每個訪客都需要配備作為身份標識的電子探針,方便系統知道其所在位置,這一整套設計即便放到現在也十分出眾,更何況是在1997年。

當然,比爾·蓋茨的智能住宅也相當奢華,其具有7個睡房、24個浴室、6個廚房,而且并不僅僅是住宅,還包括辦公室、體育館、圖書館和會議中心,占地超過6000平方米,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其客廳,客廳的背景墻是一個巨大的水族箱,其中養著鯨鯊等稀有物種。高度智能化加極度奢華兩個標簽組合在一起之后,比爾·蓋茨的豪宅就已經成了智能家居的最典型案例。

3、谷歌收購Nest引爆智能家居

1984年第一座智能建筑出現,至今已有30年的光景,即便從1997年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落成開始計算,至今也有近20年的光年,但智能家居并沒有獲得長足進步,不僅在國內, 放之全世界范圍也是如此。一沒有統一標準,二沒有知名公司,三沒有實用產品,導致智能家居越來越成為一個空殼概念。

近幾年來,國內用戶如果想體驗智能家居,在市面上幾乎找不到像樣的產品,在網上搜索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也多是一些并不知名的公司,這些公司提供的方案無外乎安防、遠程控制、窗簾和燈光控制、樓宇對講等等,但并不涉及具體品牌,用戶對所采用的產品品質一無所知,本應充滿科技感的智能家居被按照傳統行業的做法來處理,已經很難看到科技的味道。

從強化品牌的單一產品到淡化品牌的整體解決方案,智能家居應該按照這樣一個思路發展,但從一開始就有公司推出整體打包的方案,無疑是在濫用智能家居的概念,同時也有渾水摸魚的嫌疑,這樣的方案并沒能真正實現家居的智能化,反倒是傷害了用戶的體驗,讓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概念產生了不信任感。早幾年你對別人說我是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對于聽的人來說,和聽到有人介紹說“我是某某中介”并無兩樣,這對于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智能家居發展了30年仍處于混沌狀態,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引爆點、是大公司的進入和實力公司的強推,這個引爆點就出現在2014年初。

2014年初,谷歌以32億美元的報價收購了由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創辦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而托尼·法德爾是前蘋果公司iPod部門主管,被譽為是iPod之父,因此Nest從創辦之初就備受關注,隨著谷歌宣布收購,Nest火了,智能家居也徹底被引爆了。

二、智能家居只是虛火,消費者對現狀不滿意

2014年被譽為是智能家居的元年,發展至今已有差不多一年光景,期間有無數大企業和小公司進入這一領域并推出相關產品,經過一年的洗禮,大眾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這一概念又是怎么看的呢?

日前,騰訊家電做了一項關于智能家居的調查,調查涉及20個問題,涵蓋了對智能家居認知的各個方面,答完全部問題才算一個有效樣本,這一調查在騰訊網多個用戶群反差較大的頻道進行推廣,最終獲得了50338個有效樣本,從中可以一窺國內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一些看法。

1、智能家居吸引力巨大

在參與調查的用戶中,高達95.19%的網友表示對智能家居感興趣,可見智能家居吸引力之大。智能家居是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必然,對其可以從四方面考量:

1)對于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來說,試圖通過互聯網來顛覆每一個傳統企業,家居行業也不例外;

2)而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已經很久沒有可以讓人興奮的關注點了,智能家居恰恰是這樣一個契機;

3)對于創業者來說,在此之前從沒想過Nest賣給谷歌可以值32億美元,或試圖改變點什么或希望一夜暴富,無論抱著哪種心態,都促使創業者們進入這一行業;

4)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錢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好的項目,智能家居市場容量如此之大,乃至于其中的每一類產品幾乎都讓人有無限的想象空間,于是資本也蜂擁而至。

在沉寂了幾十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也終于火了起來,隨處可見相關的宣傳,這也是在調查中網友對智能家居認知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2、消費者對現狀不滿

但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讓網友自己描述一下什么樣的生活叫智能家居時,很多人實際上沒辦法說清楚,這一點我們在做街頭采訪的時候感受尤為明顯,圈內圈外對智能家居的認知完全不同,智能家居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呈現出“虛火”的癥狀。

出現這樣的結果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在于智能家居在國內的發展較晚,進程緩慢,消費者缺乏引導,市場也缺乏培育。在2014年以前,智能家居這一概念只在非常小的一個圈子里流行,談及智能家居的基本都是圈內的專業人士,到了2014年之后,智能家居的概念才逐漸在大眾中開始流行,但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都更多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推動也是自家的產品,但智能家居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國家標準沒有跟上,也沒有一個部門或組織來對市場進行培養和教育,導致消費者對智能家居雖然感興趣,但卻是缺乏進一步認知的,難以將其具象化。

另外一個原因是智能家居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沒有廠商敢說能做智能家居的全部,消費者就更加盲人摸象。在智能家居的這個行業里,有做方案的、有做平臺的、有做入口的、有中間件的、有做軟件的、有做配件的、有做芯片的、有做終端產品的,還有做渠道的,沒有任何一個廠商敢說自己能做智能家居的全部,因此每一個節點的廠商所描述的也不是智能家居的全貌,既然如此,即便這些廠商各自都能覆蓋很多的用戶,但對于用戶而言,無法對智能家居有一個整體的理解,想說清楚什么是智能家居就更不可能了。

智能家居不僅是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必然,也是人們對生活品質需求不斷提升的必然,可以講,智能家居本身就是一個因矛盾而發展的結果,這個矛盾就是先進的互聯網及自動化技術和落后的家居產業之間的矛盾,也是人們對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和家居產品體驗停滯不前之間的矛盾。

正是由于有這樣的矛盾存在,消費者也會主動從各個領域看到或聽到關于智能家居的一些信息,在關于對智能家居預期的調查中,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和預期完全不沾邊,50.91%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靠譜但仍低于預期,總計對智能家居現狀表示不滿的用戶達到了87.53%,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本來就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加之一些廠商在新品上濫用智能之名,對用戶造成了一定誤導,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三、智能家居發展的幾個階段

什么樣的生活算智能家居呢?拋開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和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在調查中我們具體地列舉了一些。

23.86%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可以用手機或電腦控制家電,如用手機控制空調溫度,17.64%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家電可以和用戶進行交互,如加濕器告訴用戶房間太干自己啟動了,19.02%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家電可以感應用戶并自行設置,如電燈知道用戶離開房間自動關閉,14.53%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不同家電之間可以共享用戶數據,如床告訴空調用戶太熱已經出汗了,24.95%的網友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家電可以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并自我優化,如鬧鐘知道用戶每天幾點起床自動叫早。

實際上,這些場景都屬于智能家居,只不過是各自屬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智能家居的發展階段可以從產品形態和控制方式兩個大的維度來看,從不同維度看,智能家居都會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將這幾個維度割離開各自剖析一下,當然,智能家居在實際發展中這幾個維度是混合在一起的。

1、從產品形態看智能家居的三個階段

從產品形態來看,智能家居的發展可以分為單品智能化、不同產品之間聯動、系統化實現智能三個階段。智能家居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功能,想要一上來就讓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成為現實并普及開來,這是不現實的,比較現實的做法就是挑典型產品先實現智能化,逐一智能的產品之間不斷進行聯動,并帶動不夠智能的產品進化,最后才是系統化的鋪設,將每個產品無縫接入進來,最終實現真正的智能家居。

1)第一階段:單品智能化

至于選哪些產品先實現單品智能呢?創業公司和家電企業會呈現從兩端向中間走態勢,創業公司優先選擇小型家電產品,如插座、音響、電燈、攝像頭等,而家電企業則優先選擇大型家電產品,如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在這個過程中顯然家電企業會占一些優勢,因為家居生活大家電產品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智能家居無法繞過去的,但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想做大家電幾乎不現實,只能采用合作的方式來推進,阻礙較大,而家電企業做小型家電產品就會靈活得多,既可以自己拉團隊做,也可以和第三方合作。

這個過程中當然也會有特例,比如海爾,海爾將智慧家庭的概念作為其2014年的主線,在將大家電智能化的同時,也在小家電上頗有舉動,一邊通過內部創業的方式推出了ISee mini智能投影、智能路由器、空氣盒子、醛知道等產品,一邊還依托U+平臺推出了大量第三方的產品,如GE智慧照明、藍信康血壓計、土曼智能手表、Risco安防套裝、Power-tech智能插座、Picooc體脂儀等,合作企業有40多家,給人相當有規模的感覺。

另外一個特例是BroadLink,這本是一家創業公司, 卻按照巨頭的思路做了智能家居平臺化的事情,BroadLink在零敲碎打賣智能插座的同時,將WiFi模塊當成一個高優先級的業務來做,做了一個名為BroadLink DNA的解決方案。在該方案中,有80多家家電企業采用了BroadLinkWiFi模塊,其中不乏萬和、老板、志高、格蘭仕、奧克斯海信、萬家樂、蘇泊爾、奔騰、聯想長虹、歐普等知名企業,BroadLink于是曲線進入了大家電市場。

那么如何選擇優先智能化的單品品類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則,經常用得到,用戶關注度高,另外一個原則是可以成為智能家居入口。在調查中,我們也列舉了很多類家電產品,只有三類產品的占比超過10%,分別是電視、電燈和空調,而不足10%但超過5%的則有冰箱、洗衣機、凈化器和攝像頭,這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至于入口產品,指的是可以通過這個產品觸及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的產品,我們會在后面進行更詳細的解讀。

2)第二階段:不同產品聯動

不同產品的聯動是單品智能化之后進一步進化的結果,首先不同品類產品早數據上進行互通,在今年6月的時候MisfitPebble就達成了深度合作, Msifit將自家的算法嵌入到了Pebble的硬件設備中,在Pebble智能手表中,通過Misfit Pebble App就可以查看Misfit的數據,還能在成就榜中和朋友PK。同樣在6月,JawboneNest也達成合作,Jawbone UP24手環將能夠與Nest恒溫器進行數據互通,Nest則可以根據你的睡眠狀態來自動調整室溫。

在國內,麥開和bong兩家國內做智能硬件的公司也在數據互通上達成了合作,bong II智能手環、Lemon體重秤、Cuptime智能水杯等智能硬件產品將實現互聯互通,第一步是在Bongapp中可以查看到Lemon體重秤或Cuptime智能水杯的數據,在麥開的app中也可以查看到Bong手環的數據。

幻騰智能則是搭建了一個比較小規模的生態系統,自家的不同產品之間可以實現聯動,比如用于安防的Sushi門窗開關傳感器可以和Nova智能燈泡之間互動,開門開燈關門光燈等都可以自定義,此外,UFO紅外傳感器也可以和Nova智能燈泡之間聯動,盡管沒辦法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但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事情。

后續不同品牌、不同品類產品之間會在數據上做更多的融合和交互,但這樣的跨產品的數據互通和互動大多可能還是沒辦法自發地進行,只能人為去干涉,比如通過手環讀取智能秤的數據,通過溫控器讀取手環的數據等。

3)第三階段:系統化實現智能

至于系統化實現智能現在看來可能就是比較科幻,這是跨產品數據互通和互動之后再進一步的結果,不同產品之間不僅可以進行數據互通,并且將這其轉化為主動的行為,不需要用戶再去認為干涉,比如智能床發現你太熱出汗了,然后把這件事告訴了空調,空調就啟動了,或者是抽油煙機發現油煙量太大,自己搞不定了,趕緊通知凈化器,凈化器就做好準備開始吸附PM2.5并除味。

系統化實現智能是建立在具備完善智能化單品以及智能產品可以實現跨品牌、跨品類互動前提下的,這需要智能家居中的所有產品運營在統一的平臺之上,遵循著統一的標準,即便某一小部分產品使用獨立的平臺及標準,這些平臺所依賴的子平臺也應該可以無縫連接到整個智能家居的大平臺上來。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已經切入智能家居領域的廠商,其實不需要太顧及自己的所遵循的標準會不會成為主流,自己是不是太封閉了,需不需要多拉一些大家電廠商實現無邊界合作等等,只需要考慮自己這一套智能產品的網關設備是不是可以嫁接到未來的大平臺上即可。

2、從控制方式看智能家居的四個階段

從控制方式來看,智能家居的發展可以分為手機控制、多種控制方式結合、感應式控制、系統自學習四個階段。手機控制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控制方式,很多廠商在做智能產品的時候也是加一個WiFi模塊,支持手機控制就稱其為智能,實際上這是非常低級的智能,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智能。

1)第一階段:手機控制

對于很多產品來說,有手機控制未必比沒手機控制智能,智能家居公司Viva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Henrik Holen曾專門撰文談及了智能家居產品的設計,他表示,令人滿意的智能家居產品應遵守四個原則:不求用戶互動,讓用戶當家作主,改善產品以及替用戶分憂。其中不求用戶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點,Henrik Holen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他表示,“積極的互動只是我們使用智能家居產品過程中的極小部分。在大多數時候,它們會在幕后工作,幫助我們開始舒適的生活,而不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很多廠商將手機控制作為智能的必要條件,其實就是在強求用戶控制,不僅沒有給用戶帶來智能的感覺,反倒成了拖累。

簡單舉例來說,比如窗簾、電燈等增加手機控制功能之后,可以躺在床上就控制窗簾或電燈的開關,但一旦手機找不到了,窗簾和電燈也無法開合,這樣手機控制就成了累贅。但如果再如洗衣機看重的是洗滌速度和潔凈程度,空氣凈化器看重的清潔速度和噪音大小,熱水器看重的是加熱效率和安全性,如果這些更核心的功能沒有提升,只是增加聯網功能支持手機控制開關,并無實際意義。

2)第二階段:多種控制方式結合

智能家居產品的控制方式應該有很多,現在除了手機控制,已經出現了觸控、語音、手勢等多種控制方式,洗衣機、凈化器等現在都出現了支持觸摸控制的產品,語音控制則更多體現在電視、智能音箱等產品上,而手勢控制在水杯、空調、音響上都有應用,至于獨立的遙控器指的并不是家電自帶的遙控器,而是獨立的硬件按鍵,這樣的獨立遙控器優勢在于通用性強,可以控制各種家電,且不需要手機一樣開機解鎖打開App一系列動作。

比如國外bttn和國內魔豆按鍵就都是這樣的產品,可以和其他設備連接,一鍵實現電燈、WiFi、電視的開關、也可以一鍵實現點餐、叫車服務等。現在手機之外的控制方式雖然很多,但各自只出現個個別家電產品上,還沒有廣泛交叉使用,在單純的手機控制之后,這些操控方式一定會融合在一起,一個產品也不限于一種操控方式,可能既能手機控制,也能語音、手勢等控制。

在調查中,愿意用手機或電腦控制家電的比例最高,達到28.87%,但語音控制只以微弱的劣勢排在第二,實際比例也占到了28.44%,其他集中控制方式分布相對則比較均勻,可見網友對于更豐富的控制方式是非常期待的。

3)第三階段:感應式控制

手機控制也好,多種控制方式相結合也罷,都是人主動控制機器,理想化的智能家居應該更進一步,不需要用戶去說我要打開空調或我要打開電視,智能家居系統應該能夠感應用戶的狀態,進而對設備進行調整,做到無感化,智能家居才算初探門路。

真正的智能應該是看不見、感覺不到但又無處不在的,比如人來燈亮人走燈滅就比手機控制電燈的開關要智能得多,你在房間里的時候空調設置26攝氏度而你老媽在房間的時候空調自動調為28攝氏度就比手機調節溫度要智能得多,把衣服放到洗衣機中按下開始按鍵就可以自動識別衣服的材質并選擇最合適洗滌模式就比手機遠程洗滌要智能得多。

當然要對使用者進行身份識別,需要先有身份ID,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目前階段通過攝像頭采樣進行人臉識別可能不太現實,但通過傳感器的自動感知來辨識操作者是可行的,至于這個身份ID是手機、手表、手環還是植入體內的一個芯片抑或是其他,就還有待證明了。

4)第四階段:系統自學習

變被動為主動是智能家居必然的進化之路,目前實際上已經有廠商在嘗試性地來實現,比如帶著手環靠近電視,電視會識別到人離得太近,自動降低屏幕亮度或暫時將屏幕背光關閉以此達到保護人眼的目的。變被動為主動需要大量傳感器的介入,溫度傳感器、亮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心率傳感器等等,未來的智能家居可以說就是傳感器組成的。在智能家居實現了主動自動化之后,才會真的給人帶來只能的感覺。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再進階的智能家居應該是可以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并自我進化。比如你夜里起床基本都是去上廁所,廁所的燈就應該記錄這一習慣,并且每次你晚上起來就自動打開,再如你每次洗澡水溫是40攝氏度,而你父母每次洗澡的水溫是43攝氏度,系統就應該記住每個人的習慣并且在識別用戶之后自動對預設水溫進行調整。

3、現階段廠商多以展示為主,消費者更愿體驗單品

正是由于智能家居有這樣不同的發展階段,導致企業和用戶兩端都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從企業角度來看現階段推智能家居主要在概念層面,主要方式是建一些體驗店,意在樹立品牌形象,下一個階段才是將產品全面智能化,并真正投入使用。

對于用戶而言,目前的智能家居是不夠成熟的,即便全面采用也不會有太理想的體驗,因此在調查中,48.18%的網友表示目前愿意通過購買單品的方式來體驗智能家居,39.15%的網友表示原因對家中某些局部進行小規模裝修來體驗智能家居,愿意對家居整體進行徹底重新裝修的網友只占12.68%。但如果考慮到未來組件智能家居,就有66.54%的網友表示愿意從一開始裝修就考慮家居的智能化問題了。

基于用戶目前的認知,企業端短期的最佳做法也是在建立體驗店宣傳品牌配需市場的同時,多推一些小而美的單品,既有利于用戶體驗,也有利于企業自身快速進入智能家居的節奏,而從長遠來看,輕量化的智能家居很難形成大的氣候,調查中在未來仍堅持通過購買單品體驗智能智能家居的網友只占33.46%,實際的數值可能比這個還要低,企業一定要將裝修、布線等復雜、重度的智能家居產品納入考量范圍。

四、智能家居的問題

1、缺乏高品質的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國內乃至全球的智能家居產品現狀基本差不多,并沒有高品質的成體系的解決方案,在國內我們能看到不少所謂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主要功能也集中在我們介紹過的溫控、燈光、插座、窗簾等產品上,一般三室一廳的解決方案就要數萬元,這還不包括裝修的價格,可以說是又貴體驗又差。智能家居是人們不斷追求一個美好夢想,但是現在和過去以及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一樣,智能家居仍然飽受碎片化的困擾,缺乏高品質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也難以形成體系。

2014CES上,智能家居產品異軍突起,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又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不僅有可以用手機追蹤數據并分析刷牙習慣的牙刷、有可以隨時調整床組角度和枕頭高低來讓用戶睡得更舒服的智能床,還有三星LG等廠商推出的整體化解決方案。

三星的智能家居系統名為Smart Home,初期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設備控制、家庭視窗及智能售后客服,設備控制功能將允許用戶隨時監視和控制家中的各種智能設備,可以觸控操作,也可以語音控制。LG的智能家居系統名為Home Chat Home Chat采用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使得家中的智能家電可以通過網絡或移動通訊工具與主人進行交流,而LG生產的全部家電將陸續全部可以接收數字狀態更新,擁有更智能的大腦,并且可以通過簡單的短信命令進行遠程控制。

如果說知名度足夠又能夠現在拿來就用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可能就只有聯想推出了,今年夏天聯想悄然推出了兩個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智能之家套餐和關愛之家套餐,售價分別為35352元和13887元。聯想本次推出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包括有智能安防子系統、智能監控子系統、燈光控制子系統、窗簾控制子系統、電器控制子系統、影音娛樂子系統和多屏互動子系統,可以實現本地、遠程布/撤防操作,并可查詢報警記錄、實時視頻監控、 遠程燈光控制、窗簾控制,以及對家中各種家用電器遠程控制等功能。不客氣地講,聯想推出的智能套餐除了品牌更響亮一些,和網上一些不知名小廠的套餐并無本質區別,實現的也是比較有限的智能。

2、發展遲緩受五方面限制

2014CES第一次讓我們覺得智能家居離我們這么近,但實際上是在全球范圍內智能家居出現30年之后才略有起色,在國內情況也大抵如此,那么一直以來智能家居究竟出了什么問題才會發展受限呢?海信是國內智能家居的先驅者之一,我們不妨以海信為例,我們可以看一下國內智能家居發展遇到了哪些問題。

在今年夏天一次規模不大的交流會上,海信集團副總裁王志浩談及了關于智能家居的一些思考,他認為,智能家居是家電的必經之路。王志浩表示,雖然海信目前還沒有推出智能家居產品,但是海信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卻是從很早就開始了。2003年海信參與推出了閃聯標準,2011年海信牽頭成立了中智盟(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的簡稱),都是對智能家居的探索。

王志浩對海信此前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進行了總結,認為海信在商業模式和產品技術方面均存在一些錯誤。在商業模式方面,王志浩認為海信此前的智能家居主要有三大錯誤,一是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造成產業無法持續發展;二是消費需求確實,無法讓消費者真正受益,因此難以大幅提升產品銷售;三是沒有形成產業生態系統,應用開發合作伙伴缺失。

在產品技術方面,王志浩認為海信此前存在四大錯誤,一是技術標準不統一,難以形成無邊界的系統方案;二是存在信息孤島,應用受限;三是忽視了白電的技術進步;四是產品過于以人為中心,學習成本高,局限性強。

王志浩對海信智能家居探索的總結其實是非常典型的,從中不難看出,智能家居發展的阻礙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是缺乏統一標準,第二是操作復雜,第三是成本較高,第四是智能功能不實用,第五是缺乏生態系統支撐。企業在智能家居的發展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么用戶在顧慮什么呢?調查顯示,45.35%的網友在顧慮價格問題,擔心智能家居太貴,24.49%的網友在顧慮實用性問題,擔心智能家居不夠智能,17.03%的網友在顧慮隱私問題,擔心智能家居會泄露隱私,剩下的兩個顧慮則占比相對較小,顧慮智能家居組建太費事占比5.26%,顧慮使用智能家居會被機器控制占比7.86%

1)標準需統一,品牌無所謂

對于智能家居標準的問題,在我們的調查中,65.36%的網友表示希望智能家居中可以使用統一的標準,但在被問到是否希望智能家居中全部家電都使用同一品牌時,53.63%的網友選擇了是,選擇的否的網友也達到了46.37%,這是一個比較均衡的選擇,可見網友對智能家居品牌的統一性并不在意,相同或不同都能接受,但希望標準統一,這樣智能家居的組建會更方便,也不會出現更多怪異的問題。

2)智能家居應無需學習

有一個令我們比較意外的調查結果出現,在被問及你是否愿意花時間學習如何使用智能家居時,68.09%的網友選擇了愿意,為了智能化值得,另外31.91%的網友則選擇不愿意,表示智能家居應該無需學習,也許有人會說,智能家居這種高科技玩意是給年輕人準備的,在我看來,科技是為了給人帶來方便,而不只是給年輕人帶來方便,能讓任何人都輕松上手的智能家居才是合格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應該越來越簡單,降低初次接觸學習成本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之所以調查中出現這樣的結果,一個重要原因的超過95%的被調查用戶對智能家居感興趣,并且大部分用戶把智能家居當然一個高大上的事情,而且相關企業在市場培育工作上有很多不足,智能家居在長達幾十年內沒有進展,導致用戶的認知出現思維定式,認為智能家居就是這個樣子。

3)價格會逐漸下降

不難看出,價格和實用性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個問題,目前在智能家居領域,既有家電企業,也有大型互聯網企業,還有海量創業型企業,有的企業抱著渾水摸魚的心態做事,有的企業則抱著可持續發展的心態做事,還在一些抱著互聯網思維做事的企業總會以鯰魚的身份出現,用較低的價格來攪亂市場,長期看這樣的企業是值得肯定的,只有價格降下來,用戶才更愿意邁出下一步。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網友對智能家居價格的接受度相當高,在不同的價格區間都有大量的支持者,10萬元以上的支持率也有10.90%,可見從長遠看,打造更徹底的智能家居是用戶所期待也能接受的。不過,3萬元以下的總支持率超過60%,可見想當時期內,輕量化的智能家居仍然會占據主流,處于3-10萬之間比例加起來只有不到14%,可見一些不上不下的方案可能不會受到太多的追捧。

4)實用性需著重考慮

至于實用性的問題,是很多企業需要著重考慮的,以洗衣機為例,三星WW9000、卡薩帝凈水云裳智能洗衣機都是很高檔的智能洗衣機,三星WW9000配備5寸觸控屏,支持和手機互聯,但實際上,WW9000和手機連接之后,功能幾乎就是這塊顯示屏的復制,遠程可以實現洗衣功能,包括20余種洗滌模式的選擇,并沒有創造新的使用模式。卡薩帝凈水云裳智能洗衣機在和手機連接之后所能做的操作,也無外乎選擇洗滌模式、選擇合適的程序等,洗滌完成之后,還可以繼續智能烘干、抖散或者關機等,同樣沒有新的使用模式。卡薩帝的一位工程師曾私下表示,大家都在做家電智能化,洗衣機不加這么一個功能總讓人覺得不是智能的,雖然自己也覺得沒必要,最后迫于壓力只好加了上去。

再以空氣凈化器為例,聯想new air空氣凈化器是和德國Luftmed公司合作的產品,這是比較早推出的產品。聯想認為,new air的智能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支持手機遠程開關,二是支持根據環境狀況自動調整運轉模式,三是配備顯示屏及空氣質量指示燈,可以實時查看空氣質量及機器狀態,四是具備自動睡眠模式,光感傳感器感應到熄燈后會自動以超靜音狀態運行,五是可以動態顯示活性碳濾網及HEPA濾網壽命。聯想new air空氣凈化器在今年7月就已經發布,雖然其智能化體驗也并不理想,但小半年過去了,其他產品也沒能做到后發制人,甚至還有不少不及之處。

無論是洗衣機好、空氣凈化器也罷,都是家電智能化中的一些案例,不少廠商把聯網就等同于智能,實際上不然,聯網只是智能家居中的基礎一步,真正的智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小天鵝i智能洗衣機具有洗滌劑精準投放、智能變頻、智能洗滌劑烘干等功能,這款產品可以根據洗滌的衣物量自動控制洗滌劑,誤差不超過1ml,既可以避免浪費,也能減少衣物上洗滌劑殘留,此外這款產品支持轉速自動調節,根據衣物面料的不同,可以自動調節轉速,就滿足不同面料衣物的洗衣需求,又能夠起到靜音節能的作用。海爾一款并未標稱智能的XQG70洗衣機在智能保護方面表現頗為不錯,比如斷電記憶運行的程序,來電后自動操作;斷水會停止洗滌,防止無水空轉;自動識別衣物面料,禁止選擇不適合衣物的溫度;不正常進水或排水,可以強制排水或關閉進水閥,防止溢水,此外,這款產品還具備加熱洗功能,可以根據衣物的污漬自動設置水溫,從而使洗滌劑發揮100%的效能。在我看來,這款產品雖未標稱智能,但在本質的洗衣功能上已經實現了些許的智能。

再如空氣凈化器,不少企業依靠手機控制的目的就是遠程開關,而空氣凈化器如果想要將空氣質量維持在比較理想的狀態,需要保持空氣凈化器持續運轉。這就說明,以是否支持手機控制來判斷空氣凈化器是否智能,本身就不對。空氣凈化期要能根據空氣質量和用戶的睡眠狀態等自動調整,要能顯示出不同運轉狀態下的CADR值,要能真正顯示出濾網的壽命,這才是所謂的智能。

單品智能化是整個智能家居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單品智能化都難以實現,離真正的智能家居就會越走越遠。

5)安全是個大問題

至于隱私安全問題,以智能攝像頭為例,智能攝像頭主要用于智能家居安防監控,具有24小時常開的優勢,有望成為智能家居入口,通過攝像頭來觸及其他智能家居產品,但作為入口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安全問題。對Cocoon攝像頭而言SSL和防火墻只是其數據安全最基本的一層,視頻和其他數據通過256AES加密,解碼密鑰只存在于注冊的控制設備里,Cocoon的云端也無法看到用戶的密鑰,保證了數據不會泄露,其他設備如果想控制Cocoon,它也會通知主控設備。其他的智能家居產品也應該將安全當成重要一環來看待。

一家名為proofpoint的企業安全公司相關數據還指出,2014年上半年全球有超過10萬臺物聯網設備進行了發送垃圾電子郵件行為,這些物聯網設備包括媒體播放器、智能電視,甚至還包括了一臺冰箱。黑客們都將這種物聯網設備的攻擊稱為“僵尸物聯網”,每天有10萬惡意郵件的攻擊,且每天均有三次攻擊高峰。IDC機構預測到2020年,將會有超過2000億設備將被連接到網絡上,而且這些“僵尸物聯網”很難通過一般計算機使用的防病毒和防垃圾郵件軟件程序來阻止,這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安全風險。

五、智能家居入口大戰

PC互聯網時代,我們講瀏覽器是入口之一,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講微信是入口之一,在每一個領域,總會有一些可以成為入口的產品,所謂入口,指的是使用頻率較高且可以通過這類產品觸及該領域所有其他產品的產品。

PC互聯網時代為例,上網首先要打開瀏覽器,然后才是登陸某一網站、搜索資訊或者尋找要下載的軟件,瀏覽器就成為了PC互聯網的一個入口,隨著一些電腦管家類產品除了對電腦進行檢測還具備軟件管理功能之后,很多用戶就開始不再打開瀏覽器尋找軟件下載,而是會直接在電腦管理中更新軟件或者瀏覽相關資訊,這時候電腦管家就也成了互聯網的一個入口,可見,所謂入口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不同時間段會有不同類型的產品成為入口,而隨著新功能的出現,原本并非入口的產品也可能進化成入口。

對于智能家居而言,入口要有兩個特質,一是便于觸及到智能家居中其他的設備,二是便于收集更多的數據來分析用戶習慣,第一個特質的目的是從入口設備控制其他設備,第二個特質的目的是通過分析用戶習慣來實現進化。

1、智能路由器難成智能家居中心

在講智能家居入口的時候,我們不妨先來講一講智能路由器,很多廠商都認為路由器是家庭網絡的出口,所有產品想訪問互聯網都要經過路由器,通過路由器可以獲得海量數據,因此智能路由器是必須要搶占的一個入口。在調查中,也有高達85.33%的網友表示路由器會成為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部分,隨著基于WiFi網絡產品的增加,路由器所扮演的角色確實很重要,短時間來看,路由器也是智能家居建設的重要一環。

對于智能路由器可能會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的論調,其實我有一半的想法是認同的,認同的這一半原因在于智能家居中很多設備都需要聯網,會存在數據交互,智能路由成為中心更為容易,我的另一半想法是未來的智能家居不能太復雜,很多時候設備是直接和控制器交互的,不需要經過路由。從長遠來看,智能家居的拓撲結構可能并非中心式,而是分散式,智能路由器可能并不適合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

1)智能路由份額小發展遲緩

據易觀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智能路由的銷量為58.7萬臺,相對于第二極度的54萬臺來說增長極為有限,品牌分布也沒有大的變化。傳統路由市場單季銷量是千萬臺量級的,相比之下,智能路由器規模小得可憐,不僅在整個路由器市場不值一提,甚至比不上很多其他品牌智能單品的出貨量,智能路由器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想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困難都相當大。

目前智能路由增長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三點,一是用戶缺乏重復購買的動力,用戶對路由器的需求中,穩定性以38%的比例排第一,轉換速率、品牌、價格均超過10%,分列234位,但網友最重視的這些特性均與智能無關。有調查顯示,已經購買路由器的用戶中,僅有22.6%的用戶有再次購買的計劃,這對于智能路由的市場開拓將是非常大的阻力。二是,智能路由起步時間較晚,從中國智能路由市場AMC模型來看,智能路由分為探索期、市場啟動期、高速發展期、應用成熟期幾個階段,整體規模的明顯增加應該在2016年才會到來。三是智能路由廠商自己對產品的發展方向并不明了,智能路由份額最大的極路由,也是從蘋果App Store加速器到翻墻工具再到今天強調上網必備工具,經過幾次轉變。

2)私有云存儲將成重要一環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私有云會有智能家居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越來越多的智能單品都對云存儲有需求,家庭私有云的組建勢在必行,調查中,85.64%的網友表示愿意足見私有云讓智能家居更實用,這也是最能提前智能路由優勢之處,不過目前也僅限于遠程下載視頻的階段,并沒能和更多的智能產品互動起來。

在傳統路由廠商眼里,路由只是路由,但隨著無線設備的迅猛增長,傳統路由的市場依然很大,在智能路由廠商的眼里,路由不只是路由,它就是智能設備的網絡平臺,也是家庭網絡的數據出口,還是智能家居的中樞。智能路由廠商在智能路由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這些可能都不是用戶需要的,穩定、簡單、易用,用戶不僅需要智能路由如此,更希望所有路由如此。況且,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不同智能產品之間也會出現互動,而且這種互動會逐漸增加,這樣的智能產品直接互動是可以跨過路由的,也就意味著沒有路由智能也一樣存在,智能家居的拓撲結構越來越不是一個路由所能承載的。

3)智能路由器不可取代性較弱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在上海電信和浙江電信開始推廣內置無線路由的光纖貓之后,山東聯通、河北聯通、河南聯通也計劃向用戶推廣內置無線路由的光纖貓,并且已經經過的小面的試點,雖然說電信運營商推廣的這些產品不會全部是智能路由,但現在的智能路由器徒有智能之名而只能做一些遠程下載的操作,對于用戶來說并非是剛需,有了帶無線功能的一級路由,很少會有用戶再去自行配制一個二級路由,還有消息稱,電信運營商推廣無線光纖貓的做法是把寬帶賬號密碼寫死在設備中,自購路由根本無法使用。

一旦電信運營商大面積推廣內置無線路由的光纖貓,智能路由的未來將更加飄渺,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智能路由所要承載的智能家居的功能就會轉移另外的產品上,這個產品很可能就是現在的電視盒。和智能路由相比,電視盒不具備的就是路由功能,其他功能都類似,這也是華為榮耀立方把路由和電視盒合二為一的重要原因,再如同方云罐在功能上與智能路由無二,甚至更為豐富,只是沒有路由功能而已,因此如果有一天電視盒代替路由器演變成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環我絲毫不會覺得意外。這樣的消息不論真假,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智能路由的不可替代性太弱,導致其難以在未來智能家居中扮演太重的戲份。

2、手機也難承載智能家居之重

談完智能路由我們開始切入正題談智能家居的入口,現在各種智能硬件層出不窮,而最通用的做法就是做個app,將設備和手機連在一起,在手機端通過app來查看設備的狀態,或者對設備進行控制。這種智能的實現方式最為常見。受此影響,設備商就會產生一種心態,以為智能家居所有產品都要和手機互聯,那么手機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智能家居的最佳載體。

在被問及如果選擇一個產品作為智能家居入口,你傾向于哪個時,有49.76%網友選擇手機或平板,這樣的結果并不讓人以為,因為如我們前面所言,家電產品網絡化是智能家居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是非常漫長的,我們目前正處于這個環節中,但我們要意識到的一點事,雖然我們身處其中,但跳出來看,這個環節只是智能家居漫長進化過程的一小步,不會永遠存在。

除了這個答案之外,20.73%的網友選擇智能手環或手表,8.35%的網友選擇智能攝像頭,5.09%的網友選擇實體按鍵,4.44%的網友選擇智能插座,3.67%的網友選擇智能音箱,還有7.97%的網友對列舉出來的這些類別都不滿意,選擇其他。

短期內手機會是智能家居最易實現的入口,但是長期來看,手機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入口,原因有三。一是智能家居不會只依賴于一塊屏。自從客廳的商機被挖掘出來之后,多屏互動的概念就被頻頻提及,所謂多屏,則包括電腦、平板、電視、手機幾塊屏幕,如果智能手表成為主流,還可能加入智能手表,甚至路由器、凈化器都開始出現帶屏幕的產品,這些屏幕也都有可能成為多屏互動中的一部分。當家中擁有了不只手機一塊屏幕,一些監測及控制功能就可以由其他屏幕來承擔,并獲得比手機更好的體驗。比如你在客廳看電視,想利用監控攝像頭來查看寶寶的睡覺狀況,通過電視畫中畫功能來實現就比通過手機來查看要方便和安全得多;再如你在電腦旁工作時有人敲門,恰好你裝了智能門鈴,直接在電腦上查看誰在敲門就比拿起手機打開app去查看要方便得多。

二是手機控制無法帶來最佳用戶體驗。實體遙控器無論是采用紅外還是藍牙的連接方式,拿起來就能用,手機則還要經過解鎖、打開app、連接電視、選擇需要的控制模式等諸多步驟,要多煩瑣有多煩瑣,可以說手機遙控無論手感還是便捷程度都比不上實體遙控器,扔掉遙控器完全是為了宣傳噱頭而不顧用戶實際體驗的提法。進階的智能應該是看不見、感覺不到但又無處不在的,用手機控制讓家居產品動起來是基礎的智能,進階的智能應該是依靠傳感器工作的。英特爾中國區在線業務部總經理王稚聰在談及物聯網浪潮下的智能硬件時曾講過,技術不應該用來炫耀,而是隱藏在消費體驗的背后,他還指出,如果產品不能和實際生活高度融合,那就不能稱之為產品,只是一種試驗性的概念,我想,大抵也是同樣的意思。

三是數據融合讓智能家居無中心化。隨著智能設備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智能家居越來越不依賴于單一入口,可以想象,以后會有更多的智能設備實現數據共享,也會有更多的智能設備開放API給其他廠商,這就促使數據融合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最終的結果就是智能家居去中心化,可能從智能家居中的一個設備就可以訪問到另一個設備。智能路由可能無法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智能手機也可能無法完全承載整個智能家居。

說到底,用智能手機來控制整個智能家居只是部分廠商一廂情愿的做法,智能家居誰做終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用戶提供更便捷更無感的智能使用體驗,智能手機要承載的內容已經太多太多,智能家居可能就是智能手機的無法承受之重,此外,智能家居是面向未來而非現在的產品,隨著其不斷進化,手機也可能不會是最佳的載體,除了手機之外,這個載體可能是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等等任何一個產品。

3、廣電限制削弱智能電視入口地位

電視是最先被當做客廳入口的,在樂視推出智能電視后,也引發了智能電視市場的火拼。電視被認作是客廳入口并不奇怪,這幾乎是客廳里消費者使用最頻繁的產品,而且由于擁有大屏幕,具備顯示大量信息的天然優勢,消費者在看電視的同時,也能進行其他操作。

在諸多的電視應用中,用戶最青睞的仍然是視頻類應用,廣電的政策限制使得智能電視的功能一下子弱了很多,但電視廠商仍然不會放棄互聯網視頻進入電視大屏的想法,放棄這一想法就等于主動放棄了用戶。電視廠商既要避開監管又要讓互聯網視頻進入電視大屏,說起來也是挺難的,目前普遍的做法兩種,一是從路由端發力,一是從手機端發力。

在曾經的調查中我們發現,85后、90后等年輕群體對電視并不看重,他們獲取視頻的方式多是手機或平板,即便有大屏需求,也是更傾向于投影等更大屏、更廉價的方案,而不是電視。而對于中老人用戶群體來說,手機玩得并沒有那么熟練,他們在操控電視的時候依然傾向于傳統的遙控器,對于他們來說,人機交互的優化點應該在語音、體感等方面,而不是手機。電視遙控器確實需要優化,但不是扔掉或者用手機取代。

除了視頻之外,目前電視上嘗試最多的是游戲和購物的功能,游戲是電視上繼視頻之后最受用戶歡迎的應用,而購物應用多見于阿里云OS的電視上,不過游戲和購物功能只是電視的輔助功能,難以使電視的用戶粘度產生提升。

電視功能的弱化也使得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入口地位頗為尷尬,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值得肯定的應用,如索尼電視的嬰視寶功能,將攝像頭和電視聯動,攝像頭的監控畫面以畫中畫的形式顯示在電視中,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監控。樂視和BroadLink達成合作,樂視電視會預裝BroadLink專門為TV端開發的控制終端,坐在客廳里通過電視就能實現對家電產品的控制。未來隨著更多智能產品的接入,電視的入口功能可能會稍微明顯一些,不過受控制方式的限制,在電視上控制其他產品多少會有不變,電視的入口地位如果想要更問題甚至有提升,需要有體驗更加的操控方式成為主流。

4、插座是最簡易的智能家居組建方案

1)智能插座能做什么?遠程控制+定時開關

智能插座的功能大同小異,基本就是通過支持遠程控制以及定時開關等功能,進而實現對家電產品的控制,讓本來不智能的家電也支持遠程控制以及定時開關。比較典型的應用是對空調、熱水器、電燈等控制相對比較簡單的產品進行遠程控制,人還沒到家室內已經達到合適的溫度、熱水器也燒好了熱水回家即可洗澡等等。

比如BroadLink SP2、歐瑞博WiFi智能插座、貝爾金WeMo以及新推出的小米插座都是這樣的產品,具有WiFi模塊,可以連入局域網,手機和插座連接之后無論在何處都可以對插座進行控制,還具有實時功耗和歷史功耗查詢以及可編輯情景模式等功能。

所謂可編輯情景模式,也就是可以在一個情景模式下設定多個動作,這些動作可以一次性執行。比如設定一個名為“回家”的情景模式,動作包括打開空調、熱水器和電燈,操作的時候只需要執行這個情景模式就能一次性完成三個動作。其他幾個品牌的產品功能也都大致相同。

2)智能控制器讓插座可控性更強

智能插座可以給用戶帶來比較基礎化的智能體驗,但如果深究,就會有人發現問題,智能插座這種產品的工作模式是一個插座控制一個產品,如遠程開關空調、開關凈化器都是可以實現的,但如果想打開空調后調整到某一溫度或者打開電視后調到某一頻道就似乎是很難實現的事情了。

實際上,前面提到的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智能插座都有相應的組合解決方案,用來實現更豐富的智能控制功能,比如BroadLinkRM-pro智能遙控器,歐瑞博有Allone紅外遠程遙控器,貝爾金有WeMo套件,小米則有小米遙控智能中心。這些遙控器或控制中心紅外、射頻等功能,可以和音響、電視、電動窗簾等更多的設備進行聯動,實現更豐富的控制功能。

使用這樣的控制器之后,可以實現兩個比較特色的功能,一個是前面已經提到的情景模式功能,如“打開家庭影院”這一情景模式,可以包括打開電視并選擇合適的HDMI信號、打開DVD并播放、打開音響、關閉燈光、拉上窗簾等多個動作,只需要一個按鍵即可實現。另外一個功能叫IFTTT,這個功能也可以稱為“如果就”功能,可以在滿足某一條件后觸發相應的功能,比如檢測到室內溫度過高就打開空調,檢測到室內濕度過低就打開加濕器等等。

5、智能音箱可成為語音控制入口

和手機互動可能是智能音箱比較初級的層級,依靠語音控制等技術實現脫離手機的智能才是智能音箱比較高級的層級,還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在和一些圈里人交流的時候,大家表示觀點基本都是智能音箱門檻低,而且屬于大家比較熟悉傳統產品,容易做智能化改造,相對來說也是屬于藍海的市場。實際上在騰訊家電曾經一個關于智能音箱的調查中,有88%的網友表示對智能音箱感興趣,比例相當高。

智能音箱能連接手機進行控制是基本的一步,還應具有以下特性:

多設備共用:智能音箱還應該可以和其他智能設備以無線的方式輕松互連,比如電視、平板、電腦等,人在家中的時候可能經常需要在不同設備之間切換,不可能每一個設備都連接一個音箱,能夠多設備共用的音箱才算智能,只可以和手機連接的產品說不好聽點只能叫手機外置無線揚聲器。

多音箱互動:不同的智能音箱之間還應該可以互動,能夠進行音樂的傳遞,比如人從客廳走到臥室,音樂也應該隨之轉移到臥室,此前Sonos的產品就具備這樣的功能,但是需要手動進行切換,真正的智能音箱應該和傳感器結合在一起,能夠對人的行動進行識別。

云端曲庫:智能音箱還需要具有云端曲庫,我所說的云端曲庫并不是手機端的App去連接一個曲庫,而是音箱本身可以和這個云端曲庫相連,有云端曲庫意味著可以在手機設置完之后就不依賴于手機的搜曲及播放功能,音箱本身就可以運行,在歌曲切換的操作上也可以不依賴手機進行。

具有開放接口:智能音箱不應該僅僅是一款音箱,還應該成為智能家居中的重要一環,音箱可以放置在家中任何位置,通過音箱可以和家庭中的其他智能設備互聯,用語音或者觸控的方式來通過音箱控制其他智能設備。

科大訊飛是國內語音控制的佼佼者,它不久前也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外形有些像Jambox,支持語音控制,也有人認為語音控制目前還比較初級,難以在智能音箱上進行成熟應用,但在我看來,語音控制會是智能音箱的一個突破口,因為只有加入了語音控制的智能音箱,才有可能更加不依賴于手機獨立運行,也只有不依賴于手機的智能音箱才能真的稱為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在提供無處不在的音樂的同時,也可以提供無處不在的語音控制入口,給智能家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624小時運轉有助智能攝像頭重要性提升

對于智能攝像頭來說,其野心遠不僅限于安防,這個產品的特殊性決定其既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中轉站,也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

1)“看”和“聽”兩種方式實現基本監控需求

為了更好地實現監控功能,智能攝像頭相對于早期的互聯網攝像頭在連接、控制、查看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目前來看,智能攝像頭有“看”和“聽”兩種方式來實現更廣范圍地監視。

第一種是看的方式,專業的安防攝像頭基本都采用可旋轉的設計,一個攝像頭可以監控更廣地范圍,即便是非專業的安防攝像頭,監控范圍也在往大了做,比如Dropcam Pro,采用六玻璃鏡頭,視角可以達到130度。但單一攝像頭有局限性,只適合單房間監控,如果想監控多個房間就無能為力了,因此還有多個攝像頭協同工作的方式,比如Netgear最近推出的Arlo智能攝像頭,體型小巧,內置電池,且支持三防,可以隨意安放在任意位置,通過路由器來協同工作,這樣多個攝像頭組合在一起就能實現房間內監控無死角了。

第二種是聽的方式,支持聲波識別的攝像頭已經逐漸成為趨勢,通過“聽”的方式來做監控一個攝像頭就能監控多個房間。比如Cocoon攝像頭就采用SUBSOUND技術,能夠監聽頻率低于20Hz的次聲波,這個頻率的聲波人耳無法察覺,Cocoon卻能捕捉到,此外,Cocoon還具有學習功能,能夠知道誰是允許進入房間的、誰又是惡意闖入者,還能識別寵物,完全不需要任何設置,用戶也不會在家人正常進出家里時不停地收到錯誤警報。

2)真正無線、云端存儲、人臉識別將成趨勢

智能攝像頭的特殊性在于需要能夠24小時響應,這就使得其有望成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但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智能攝像頭在功能上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為了實現24小時響應,智能攝像頭對電池管理要求很高,雖然也有外接電源和外接網線的方案,但為了做到真正無線,內置電池和采用WiFi連接仍是主流方式,通過一些特別的處理,同樣能夠做到超長續航,比如內置傳感器感受到物體運動的時候才開始拍攝、記錄時對圖像進行壓縮、完成視頻錄制時才打開WiFi等。

而在存儲方面,傳統的做法是本地存儲,或者外接移動存儲,再先進一點的,可以做到局域網內的私有云存儲,但實際上不少攝像頭都支持云端存儲,如Dropcam就可以實現了完全的云儲存,Arlo同樣提供200M免費云存儲空間,超過限額就要收費了。智能攝像頭和云存儲綁定也是必然趨勢,但對于云存儲方案的選擇應該更加廣闊,用戶在使用智能攝像頭之前多數都有習慣的云存儲方案,如果智能攝像頭在云存儲上能和更多的企業云對接,對于用戶來說,則是一件更值得開心的事情。

智能攝像頭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功能來對來客的身份進行辨別,而攝像頭的后端則能夠和智能門鎖、智能燈泡等一系列產品連接,檢測到是主人回家,可以自動打開智能門鎖、燈泡等一系列設備。當然要想實現這一點,需要人臉識別的功能更強大,目前民用級的人臉識別還比較基礎,大多屬于玩具,難以真正派上用場,尤其在肩負著家庭安全重任的智能攝像頭上應用。

7、智能家居需要身份識別裝置

智能手環、智能手表以及硬件按鍵等產品屬于同一大類產品,這類產品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遙控,另外一個作用是身份識別。

遙控是針對于采用獨立按鍵的手環來說的,在軟件的支持下通過這個按鍵可以實現遙控器的功能,比如一鍵開關燈泡、一鍵開關路由WiFi等,由于智能家居設備多采用同樣的協議,因此這種遙控是可行的,已經有廠商做出了類似的demo,但是由于涉及到橫跨多個品牌,這一功能還沒有普遍出現在手環上。對于硬件按鍵類產品也是如此,國外的如bttn,國內的如魔豆按鍵,這種產品將遙控極度簡化到只有一個按鍵,經過預設,可以一鍵實現某一功能,非常直接,在實現一些常用功能的時候會更加便捷。

至于身份識別,在智能家居中是一個必要性比較高的問題,進階的智能家居可以實現“無感化”的狀態,家中智能化的設備可以自動感應用戶的狀態并進行反映,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智能家居可以感應到用戶并且區分不用的用戶,這時就需要用戶有一個身份標識。

文章開篇我們提到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就已經具備了身份識別的功能,它是采用電子探針來實現的,對于目前的智能家居來說,這個身份識別的工作更多由手機來做。比如獵豹空氣凈化器支持用戶到家自動開啟的功能,就是依靠手機和凈化器的連接來進行判定的。但考慮到用戶回到家之后,手機可能并不會隨身攜帶,因此在家中不同位置的身份識別需要其他的設備來實現,比如手環、手表、獨立的硬件按鍵或者其他,比如帶著手環靠近電視,電視屏幕亮度降低,走進衛生間,衛生間的等自動打開等等。從比較長遠來看,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或植入式的芯片可能更適合做身份標識,但想當時期,依靠獨立的設備來實現身份標識功能更為實際。

8、強需求入口會逐漸取代弱需求入口

我們總是將智能家居要做到無感化,當你回家的時候就一切準備好,但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有一個身份識別的設備,現階段有廠商將手機作為這個識別設備,比如獵豹空氣凈化器所做到的“到家自動開機”就是檢測手機和凈化器的連接才會啟動,還有廠商將手環或者beacon設備作為身份識別裝置,其問題在于便捷性和安全性。

未來智能家居產品會越來越多,但用戶并不會因為產品品類的增加而悉數購買,對于用戶來說,有些產品是強需求,有些產品是弱需求,最后在權衡的時候,強需求勢必會取代弱需求。

智能攝像頭多配有麥克風,則可以將語音控制功能加入其中,而智能音箱同樣可以具有語音控制功能,對于某些用戶而言,如果對聽音樂沒有強需求,那么家庭的語音控制功能的實現就可以用智能攝像頭就來取代智能音箱,當然獨立的語音控制終端就更沒必要存在了。

考慮從什么樣的產品切入的時候,除了要比較需求的強弱,還要考慮這個入口產品是放在哪里使用的,當用戶傾向于采用區域智能化的方式來體驗智能家居的時候,優先從用戶需求最強烈的區域入手,效果會更明顯。調查中關于“如果只能選擇一處智能化,你最希望是哪里”的問題,客廳毫不意外地排在了第一位,占比達到40.84%,臥室以33.47%的比例緊隨其后,其余占比比較高的還有廚房的14.94%,這三者加起來已經接近90%的份額,可見,客廳、臥室、廚房將成為一段時間內智能產品的主要戰場,而如果想選擇競爭壓力相對較小的產品品類,則可以考慮從衛生間、書房、陽臺、門廳等較為冷門的領域入手。

六、智能家居平臺大戰

智能家居有入口也有平臺,二者區別在于通過入口產品可以觸及智能家居中的其他產品,而平臺看上去則更像是隱性的存在,其他智能家居產品對其有很強的依賴性,全部跑在某個平臺之上,但對于消費者而言,似乎又看不到所謂的平臺是什么。簡單舉例,在手機上,我們講iOS平臺、Android平臺,在電腦上,我們講英特爾平臺、AMD平臺,平臺也是標準,既是軟件層面的東西,也是硬件層面的東西。

在智能家居中,平臺有數百家之眾,但將大眾所熟知的一些平臺拎出來,再放到國內的市場環境中,可能就只有十余家了,這些智能家居平臺可以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是傳統優勢企業,如蘋果谷歌,在很多領域它們已經占據平臺的優勢,在智能家居領域只需要做一下延展即可;

第二類是大型互聯網企業,如騰訊,微信和QQ都在大搞開放平臺,憑借雙線作戰的優勢,騰訊在智能家居平臺布局中優勢比較突出;

第三類大型渠道商,如京東,除了極少數自家電商平臺經營不錯的企業外,絕大多數智能硬件企業在初期都要努力尋找高流量的銷售渠道,京東憑借這樣的優勢可以拉攏一大批企業進而聚合形成平臺之利;

第四類是大型家電企業,如三星海爾,智能家居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大家電產品,而非家電企業想進軍大家電市場難度極大的事情,這樣大型家電企業在平臺產品的時候就具有了先天的產品優勢;

第五類是創業型企業,如BroadLink,并非說創業公司就不能做平臺,只是看選擇什么角度切入,既能說服其他企業與之合作,又能說服消費者為之買單。

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平臺可能聚合在一起,用統一的標準來推進,以圖碾壓對手,比如蘋果的HomeKit平臺,實際上還包括飛利浦、霍尼韋爾、德州儀器等,而Thread Group無線協議聯盟則是三星和Nest聚合在一起溝通,并加入了ARM、飛思卡爾、Silicon Labs等,此外,英特爾、戴爾和三星還組建的開放互聯聯盟,微軟、LG松下、索尼、夏普和海爾組成AllSeen Alliance聯盟,對于平臺方而言,目前也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誰會勝出,因此誰覆蓋越廣贏面就越大。

如果說智能家居入口之爭是小而美產品之爭,智能家居平臺之爭則是大而全產品之爭,我們挑一些在國內智能家居平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來分析一下:

1、傳統優勢企業:蘋果&谷歌

蘋果先是推出了MFi認證,其全稱是Made for iOS,某一家電產品如果通過了該認證,意味著它可以很好地和iPhone等設備進行互聯,用戶在購買家電的時候,只要看到MFi認證的標志,就知道這個產品和iOS設備是完全兼容的,在2014WWDC上蘋果又將HomeKit套件整合進了iOS8系統,使其成為一種通用的網絡協議,你只需要對Siri說“準備睡覺”,你家中的一切設備就都會對此作出回應。

對于蘋果這樣的廠商來說,推出標準比推出產品更為重要,因為蘋果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終端,從iPhoneiPadApple TV到后續將出現的iWatchiTV等,通過標準可以將這些終端和家電產品有效串聯在一起,最大的發揮功效。海爾的一款智能空調已經貼上了MFi認證的標志,這也是第一個通過蘋果MFi認證的家電產品,其他已確定合作伙伴還包括飛利浦、iHomeWithingsKwiksetHoneywelliDevices等,蘋果看上去似乎并沒有做什么,但其具有平臺化的傳統優勢,無論在廠商還是在消費者端,都具有極強的號召力。

蘋果現在可以很容地將自己的各種產品串聯起來,Siri已經是現成的語音控制終端,而Apple Watch,庫克已經明確表示未來有可能控制Apple TV甚至其他東西,至于Apple TV,則會成為承載HomeKit的中樞,讓用戶可以利用iPhone或者其他蘋果設備來輕松控制智能家居。

谷歌雖然看上去和蘋果思路相仿,也是擁有跨平臺Android系統的優勢,而且不同平臺之間可以互動,比如最新的Android 5.0 lollipop就已經支持Android移動設備和Android電視之間進行跨屏游戲互動,Android手機和Android Auto汽車之間也可以快速互聯并進行數據共享。但實際上蘋果走的是面谷歌走的是點,蘋果是從面上大面積推進,谷歌是從一個點向其他產品延伸。年初,谷歌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也許有人覺得谷歌收購Nest看中的使其設計和品質均十分出眾的產品,但如果只是因為產品本身,這樁收購案遠達不到32億美元。谷歌收購Nest則是出于對智能家居的布局,在整個市場局勢尚不明朗的時候搶占先機。

Nest做的也并不只是兩個智能產品,而是一個智能家居的平臺,Nest開放了API給開發者,讓開發者可以利用Nest的硬件及算法,將其他智能家電產品和Nest的產品連接在一起,進而實現對空調、冰箱、臺燈、風扇燈各式各樣產品的智能化控制。目前,通過Nest可以支持的設備包括Nest煙霧探測器、Dropcam ProBig Ass風扇、Lifx智能燈泡、羅技Harmony遙控器、Jawbone Up24運動手環等。今年,Nest5.5億美元收購了智能攝像頭領域的領軍企業Dropcam,思路和谷歌當初收購Nest如出一轍。

2、大型互聯網企業:騰訊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曾講過,騰訊將專注于做互聯網的連接器,在智能家居領域,騰訊的定位也是專注于設備與網絡連接這一環節,實際上這也正是騰訊積累最深和最擅長的環節。目前,騰訊在布局上有兩條線在前進,一條線是微信硬件平臺,一條線是QQ物聯。

騰訊兩條線和家居設備的合作的共同點,都是在綁定之后,硬件便具有了唯一的ID,這個設備ID是設備的唯一標識,設備ID等同于用戶微信或QQ物聯ID,則可以通過設備ID識別用戶身份,比如你佩戴者手環或手表走進家門,客廳的中控可以識別到手環的設備ID,通過綁定關系判斷用戶微信或QQ物聯ID,從而根據事先的設定自動開啟電燈、電視、空調等,當然進行身份識別的硬件可以是手環或手表,也可以就是一個防丟器,或者其他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小玩意,如果小到一定程度,做人體植入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目前來看,騰訊與硬件結合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塊,一是做連接,利用微信和QQ連接設備、用戶、設備提供商,為用戶和設備建立連接,讓用戶能夠控制設備;為設備提供商和用戶建立連接,讓他們能夠直接對話,設備提供商能夠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售后的維修和配件服務;為設備提供商和設備建立連接,讓設備提供商也能夠通過微信或QQ知曉設備的工作狀態,及時診斷設備問題。 二是基于騰訊平臺特有的能力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例如基于微信和QQ的社交屬性,提供排行榜,基于平臺的語音識別能力,提供語音控制等。而從發展趨勢來看,微信未來還有望和硬件進行更進一步的充分融合,還可能成為智能家居乃至智能生活中的身份標識,作為身份表示的功能,對于微信和QQ來說是同樣適用的。

去年10月,微信公眾平臺開放了九大接口,分別是語音識別接口、客服接口、OAuth2.0網頁授權接口、生成帶參數的二維碼接口、獲取用戶地理位置接口、獲取用戶基本信息接口、獲取關注者列表接口、用戶分組接口和上傳下載多媒體文件接口,這九大接口的開放,讓公眾號具備了更豐富的功能。而今年八月,微信公眾平臺開放了設備接入能力,允許微信公眾號綁定設備和傳輸數據,支持經典藍牙、低功耗藍牙,Wi-Fi及移動網絡連接方式接入,據悉,微信設備功能平臺也是微信開放平臺的物聯解決方案,目前支持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設備、智能家居及智能家電等產品的接入,其他硬件產品的接入能力會陸續開放。

目前,已經接入微信硬件平臺的產品,除了插座、手環等小型智能設備,還擁有空調、電視等大型智能設備和門磁、煙感、動作感應等家居設備,其作為智能家居平臺的雛形已經基本顯現。而在未來,微信硬件在接入設備之外,還將專注于接入設備的管理,利用微信的ID,實現設備的遠程控制與遠程協作,此外,利用微信的強社交屬性,微信硬件還可以營造出一個個以情感+設備延伸出來的圈子,讓消費者在體驗硬件實物的同時,更能體會到由微信硬件帶來的情感愉悅。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1211日的微信公開課PRO版上提出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八大法則,提到微信希望搭建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系統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動態系統,這與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恰恰是一致的。

在智能家居的探索上,微信和QQ物聯給合作伙伴的想象空間很大,展現出無限的可能。微信顯得異常謹慎,在逐步開放各種接口來容納智能硬件產品,并不斷保持觀察的態勢,而QQ物聯做法則更加激進一些,除了通過云對接賦予每個設備一個QQ號的方式外,還直接提供設備SDK來幫助合作伙伴跨入智能家居的大門。

QQ物聯平臺目前支持WIFI、藍牙、GSMZigBeeZ-Wave等多種連接方式,從底層和芯片廠商、設備廠商及系統廠商進行合作,直接將SDK寫入到智能設備中去,降低了合作伙伴的開發成本和用戶的學習成本,手機發現硬件、識別硬件、連接硬件都變得異常簡單。QQ物聯通過提供海量用戶覆蓋入口、快速聯網、消息觸達、服務擴展、云數據存儲和計算、安全穩定、一點接入多平臺發布等七大能力,可以保持智能家居設備聯網的便捷性及穩定性。同時,基于通用的接口標準,還可以實現不同品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動,廠商和用戶均可很簡單地來配置規則。

QQ物聯的原理是賦予智能家居中每個智能硬件一個QQ號,利用QQ傳輸通道來連接人與設備。據悉,QQ物聯會分為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實現人與設備的連接,目前手機QQ已經增加了“我的設備”的頁卡,可以對添加的設備進行管理,目前已經接入的設備涵蓋電視、空調、空氣凈化器、插座、燈、窗簾軌、攝像頭、體重秤、血壓儀等;第二個階段是實現設備之間的連接,使設備間可以根據設定條件進行互動;第三個階段則是使人、設備、服務無邊界地融合,這個過程和智能家居的進化過程也是保持一致的。

對于智能家居平臺型產品而言,消費者最擔心的是存在邊界,后續擴展受阻,QQ物聯一方面大力扶持智能硬件合作伙伴,幫助傳統企業做互聯網轉型,一邊與其他互聯網企業合作,努力實現硬件上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的無邊界鏈接,這解決的實際上就是消費者最為顧慮的問題。

3、占據渠道優勢的電商企業:京東

京東在智能家居領域主要依靠的是JD+計劃,伴隨這一計劃推出的則是超級App,使用一個APP就可以控制JD+計劃中的所有智能產品。為了達成JD+計劃,京東首先上線了京東眾籌項目,通過眾籌的模式,匯集了一大批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業型公司,涉及的產品也涵蓋了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對于這些創業型公司來說,京東巨大的渠道優勢使其需要的,而京東需要的則是依靠這些創業型公司完成生態圈的初步建設,雙方各取所需,于是京東順利憑借渠道優勢完成了智能家居平臺布局的第一步。

實際上,京東為納入JD+計劃的產品所提供不僅僅是一個渠道,除了銷售,包括營銷、售后、云端解決方案都會為創業公司提供支持,這也是不少創業公司所迫切需求的。據悉所有進入京東眾籌的產品都會進入JD+計劃,未來所有在京東銷售的商業也會納入進來,這樣,通過一個超級App,就能夠控制非常多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BroadLink和京東也有合作,而BroadLink自己也在做智能家居平臺化建設,目前規模也相當可觀,其平臺之上的所有產品會自動納入JD+平臺。

而超級App的目標并不僅僅是智能家居,目前其內置的場景除了智能家居還包括健康生活、汽車服務、云空間等,這些類別的設備都可以使用超級App統一管理。目前已經有上百家企業參與到了JD+計劃,京東的優勢則在于作為渠道方更接近消費者,可以給廠商提供更好的支持,此外,京東本身也非品牌商,其中立性更容易吸引其他廠商加盟。

4、占據大家電先機的傳統家電企業:三星&海爾

在今年年初的的CES上, 三星推出了其智能家居系統Smart Home,消費者可以將家中所有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電等設備通過云端服務器連接在一起,并確保數據能夠在這些智能設備之間流暢地傳遞。同時,在Device Control設備控制中心的幫助下,用戶甚至還能夠通過這款應用來控制和調節室內的燈光和溫度等。

三星Smart Home平臺支持語音化的自動控制,比如當用戶對著三星智能手表說出“我要出門”,那么系統就會自動關閉屋內的燈光和包括電視、空調等家用電器的開關,但是像冰箱這種需要連續運行的電器并不包括在內。另外,在Smart Home平臺中還包括了一種名叫Home View家庭視窗的功能,用戶可以在外出時通過它開啟家中所有的攝像頭功能,并且把一些不屬于“私密”內容的場景通過網絡同步到用戶的智能手機或智能手表上,可以隨時對家中的狀況進行掌控。最后,Smart Home還包括了智能客戶服務功能,系統將隨時通知用戶具體哪個家電設備需要維護,并提供售后協助服務。

三星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系統分為多個發展階段,在發展初期,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設備控制、家庭視窗及智能售后客服等。在發展初期,也只有三星的家電接進來,但不排除隨著平臺進化,有第三方的產品接進來。

海爾也是將“智慧家庭”當成了其長期的發展目標,但與三星的不同在于,海爾跑得更快,也在一開始就更為開放,通過U+平臺接入了大量第三方的廠商。今年3月,海爾成立了U+開放平臺,這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涵蓋芯片、模組、電控、廠商、開發者、投資者、電子商務、云服務平臺和跨平臺合作等多方面,海爾此舉無疑使希望通過實際行動推動智能家居的發展。

海爾一方面通過小微企業內部創業的形式推出了大量基于U+平臺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引入了不少第三方產品,資料顯示,目前基于U+平臺的第三方廠家多大40多個,涉及50多個品類,預計2015年將會有超過1000萬臺智能產品接入U+平臺。據悉,第三方產品接入U+平臺后,可以實現跨品牌、跨品類的互聯互通,數據和資源全部共享,也便于統一管理。

目前在海爾U+平臺之上,其自家的產品有智能路由器、醛知道、空氣盒子、天尊空調、海爾空氣凈化器、智能烤箱、冰箱衛士、智能插座、Isee mini、智能門鎖、迷你滾筒洗衣機水盒子、凈水機、1米空氣圈桌面空氣凈化器、摩卡電視、SmartCenter智能控制中心等,而已經接入的第三方產品則包括GE智慧照明、藍信康血壓計、習善空氣凈化器、土曼智能手表、Risco安防套裝、Power-tech智能插座、Picooc體脂儀等。

5、新興的創業型企業:BroadLink

BroadLink的夢想并不是賣插座或者賣無線控制套裝,其終極夢想是賣WiFi模塊,任何智能化家電中都需要有一個WiFi模塊,這個WiFi模塊也相當于聯網標準,使用相同WiFi模塊的家電產品可以快速互聯,并且在統一標準下實現更詳盡和精確地控制。

BroadLink曾推出過一個名為BroadLink DNA的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和眾多家電廠商合作來推廣其WiFi模塊。在BroadLink DNA大名單,我看到83家企業,其中包括萬和、老板、志高、格蘭仕、奧克斯、海信、萬家樂、蘇泊爾、奔騰、聯想、長虹、歐普等知名企業,產品則涵蓋插座、開關、空調、凈化器、燈具、洗碗機、熱水器、洗衣機、機頂盒、加濕器、恒溫器等多個類別,這些產品全部使用的是BroadLinkWiFi模塊,使用BroadLink的控制器可以實現出色的控制功能。

除了這些內置BroadLink WiFi模塊的產品,BroadLink還和大部分路由器產品達成合作,支持其智能插座的快速連接功能,如華為、小米、360Netgear、極路由、果殼、磊科、聯想等均在列。此外,BroadLink還和一些企業進行了戰略合作,比如和華為、魅族的手機會進行捆綁銷售,售價更加優化,使用其手機也能更好的進行終端遙控,樂視電視則會預裝BroadLink專門為TV端開發的控制終端,坐在客廳里通過電視就能實現對家電產品的控制。

創業型企業想做智能家居平臺的并不在少數,除了BroadLink,歐瑞博也剛剛推出了其智能家居云服務平臺,幻騰也已經在搭建自有平臺,只是還沒有提開放的事情。對于創業型企業而言,最大的問題在于對合作伙伴的持續拓展能力,從0100創業企業可能跑得更快,從1001萬創業企業和大型企業也未必能分出線后,但從1萬到100萬、1000萬,大企業的優勢會立刻顯現出來,創業企業則可能會出現后繼乏力的情況,這想必也是BroadLink一般自己做平臺,一邊幫京東完善JD+計劃的原因。

七、誰會在智能家居大戰中勝出

1、知名企業暈輪效應顯現,創業公司機會多

暈輪效應在智能家居領域再次應驗,蘋果雖然只是發布了一個HomeKit平臺的雛形,卻已經在智能家居領域獲得了廣泛認可。在騰訊家電的調查中, 高達17.08%的網友表示,提到智能家居會聯想到蘋果這一品牌,在蘋果之后,三星憑借著9.97%的認知度超過谷歌的9.63%排名第二,蘋果、三星、谷歌也構成了智能家居領域品牌認知的前三甲。

海爾以7.75%的認知度排在了第四,作為國內白電第一品牌,海爾在品牌認知方面頗具優勢,2014年海爾也把“智慧家庭”作為了集團的重點,隨著內部小微企業的崛起和對外合作的擴展,不僅U+平臺有了長足發展,還推動海爾在智能家居領域認知度攀升。

對于一些創業型硬件企業而言,智能家居領域充滿機遇,據奧維咨詢數據預測,至2020年我國智能家電生態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而調查也顯示,除了我們列舉的大型企業,有6.89%的網友表示提到智能家居會聯想到不在列的其他品牌,這正是初創企業的機會所在。騰訊家電的調查中還問及“什么樣的公司更有希望勝出”,其中31.93%的網友選擇了創業公司,遠超過傳統家電企業的14.39%,可見,在網友心目中,目前體量的大小并不是判斷未來勝負的標準,想法才是,只要有想法,消費者就會買單,而傳統家電企業如果固步自封,隨著智能家居的快速崛起,也會被消費者遺棄。

2、贏得消費者不僅僅要做產品,還要經營文化

我們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從公司特質角度剖析什么樣的公司在智能家居中會勝出,會發現消費者的要求其實非常分散,雖說知名品牌在智能家居發展過程中會通過暈輪效應影響到消費者,但到了實際選擇階段,“非常知名”這一選項只占了7.77%,占比比較高的幾個包括“產品創意十足”占比23.16%,“從產品能感覺到人文關懷”占比17.34%,“公司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占比15.45%,“有很多人在用”占比12.62%,“美譽度高”占比12.18%

從網友的要求中,已經可以大致勾畫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智能家居品牌是什么樣子,你不一定很大,但用戶要多、口碑要好、產品要棒,有創意,人文精神浸透其中,公司還要不斷發聲,讓消費者看到持續發展的前景,不至于把智能家居做成一錘子買賣,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想做大,想做得更長遠,是不是應該對照著反思一下呢?

3、智能家居市場急不得,從業者各取所需

智能家居領域有很多環節,有平臺、組件、系統及應用、中間件、芯片、硬件、渠道等等,對于從業者而言,可以從其中的任意環節切入,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接觸更多的則是渠道和硬件單品,如果想更接近消費者,無疑應該硬件單品、渠道或解決方案來切入。

而在智能家居領域,數量最多則是硬件品牌廠商,這些企業所推出的產品將成為智能家居消費者切實體驗的產品。強大如蘋果,在智能家居市場也放棄了一貫的封閉策略,從一開始就以開放的姿態與其他品牌合作,因此在智能家居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封閉,用戶需要是自由無邊界的體驗,封閉的系統在發展初期可能不會顯露出弊端,隨著發展會越來越艱難。

如前面所言,智能家居的發展尤其不斷進階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征都不同,適合的產品也不同,現階段有提供單品的,也有提供解決方案的,但相對而言,在發展初期做優質單品的其實著眼更長遠,而做解決方案的,實際上難以提供真正讓人心怡的解決方案,只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眼前的簡單需求而已。

智能家居是一個急不得的市場,畢竟現在這個產業的發展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而已,如果急于獲得消費者認同,由于產品體驗跟不上,會對消費者的認知造成傷害,后期需要花費更大的經歷來彌補。

不久前有新聞報道某某高校中學霸宿舍已經實現了智能家居,可以做到燈光亮度自己調節,雨天自動關窗等等,然后就有人吐槽稱,連學生都能做出這么有意思的東西,智能家居領域這么多從業者都在干什么呢?實際上,智能家居發展初期更多關注的是功能上的有沒有,而不會去更多關注品牌和體驗,比如能實現燈光亮度隨意調節對很多人而言就是有意思的,但鮮有人關注燈光亮度是如何調節的,以及調節過程的體驗如何。而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消費者才會更關注某些功能有沒有用處,實際體驗如何。

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中,大企業著眼更為長遠,看中的是未來的布局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會讓人覺得動作比較慢,甚至比較上一些創業者,而創業者們多數沒有任何包袱,更看重眼前,走一步看一步,雖難以從長遠去布局和規劃,但動作會比較快,在產品端也能更靈活相應。智能家居市場,有人圖個樂,有人渾水摸魚,也有人著眼將來,目標不同,具體做法也大不相同。

4、未來正在發生,只是前路漫漫

智能家居的發展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2014年對于智能家居來說只能算剛剛邁出第一步,現在智能家居的概念炒得如此火熱,自然可以激發從業者的積極性,但對于整個產業來說,能否將這個熱度保持下去需要打一個問號,如何能夠保持持續發展并在接下來幾個進化階段都獲取同樣的關注度可能也需要從業者認真反思。

智能家居市場的競爭就如同跑馬拉松,成功的而關鍵在于前期的積累以及跑步時成功的配速,一開始跑得太快,很可能馬上崩潰,前期積累不夠,跑起來也會覺得后繼乏力。對于智能家居市場的競爭者們而言也是如此,大企業積累豐厚,前期可以重在布局,而小企業缺乏積累,更適合找準切入點以巧取勝,當然付出的努力也需要更多。

開篇所提到的《鋼鐵俠》中情景,看上去還是屬于未來的事情,但實際上當下的智能家居正在一步步向其邁進,語音識別、體感控制、人臉識別、全息投影、虛擬現實……各種老技術的完善以及新技術的發展都讓智能家居的可用性和可玩性越來越強。未來正在發生,只是前路漫漫,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從業者不斷努力,也需要消費者給予正確的認知和適當的包容。

 

?
在線客服

粵ICP備13009878號-1 粵公網安備44030702001695號 ? Copyright 2018 深圳市深國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

0.1473s